本網訊(記者王 尚鋒)2月17日,記者在市區一家就業服務中介機構看到,兩名工作人員在堅守崗位,而前來應聘求職者卻幾乎寥寥。據工作人介紹,去年用工荒已經顯現,但是沒有今年這么嚴峻。前來應聘的與去年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就是在市區幾家商場門前,記者看到,雖然商家都打出了招聘橫幅并現場進行招聘,但前來找工作的卻依然很少。
記者了解到,2008年入駐我市的一家大型企業,一期工程已全面投產,二期工程預計今年6月份全面竣工。今年上半年該企業共增加操作工技工約計4500人,其中一季度需補員3000人,二季度需補員1500人。但是該企業現有員工也出現流失比較嚴重現象,流失率達到12%,春節前累計流失達到400多人。目前,該企業正在為工人缺員發愁。
而在正月初七,浙江溫嶺市有關部門就打電話到我市勞動力部門,說是要組織15家企業來商洛招聘人。得知在我市要招聘到合適的人有一定的難度后,最后還是組織了8家企業上門在我市進行現場招聘,但是卻不理想。
業內人士認為,招工難這種現象與宏觀經濟向好回暖有關,與企業用工量的增加有關,與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自主創業有關,與新生代農民工的思維與價值觀的變化也有關,然而歸結到一點,其實就是經濟社會的發展,正在改變著就業市場的用工形勢——農民工們在選擇企業方面的主動性正在增加。一定意義上來說,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結果。隨著經濟的發展,地區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小,農民工的工資待遇越來越接近,傳統意義上的較發達地區的優勢正在慢慢失去。而另一方面,這些地區的消費過高、生活成本過大等弊端卻日益顯現。農民工向工資待遇低、工作環境差的企業說“不”。
加上每年春運期間的交通緊張、勞動成本的增加,都使得農民工到長距離流動的積極性受到抑制。食品價格的上升使得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有所激發。各級出臺的優惠政策,通過農業產業得到的收入與打工掙得的收入,尤其是種糧大戶、養殖大戶等回鄉創業人員來說,他們的收入會增加。這些因素使得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峻。
當下的“招工難”它傳遞出的是一個用工形勢發展變化的信號。而從企業和地區角度而言,要正確應對這種變化、保持穩定持續的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民工的工資報酬、改善工作環境以及加強勞動權利保障等等,無疑是必須的選擇。在此基礎上,應更多在各項政策制度的制定上考慮到這個群體的利益,讓他們慢慢增加對城市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一個不容否定的事實是,盡管農民工的工作環境依然還很艱苦、工作待遇還低廉,但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對企業的要求卻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