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臘月二十,他病情相當嚴重,強忍著病痛他從病床爬到堂屋,側躺在沙發上,歪歪扭扭地寫完村支部工作總結、個人述職述廉報告和村衛生室建設協議。把衛生室建設涉及征地的3戶群眾叫到家里,商量征地補償事宜。
群眾張萬倉說:“我的地誰要都不會給的,我真是看支書這么敬業,硬是被他的精神感動了!”
就這樣,衛生室建設征地的事情定了下來。臘月二十三,張長命自己借來1.1萬元,把征地的補償款全部發到3戶群眾的手中。
大年三十,就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還打電話催促村文書給黨員活動室貼上對聯。
正月初二下午1點多,去世的前兩天,他立下遺囑:不開追悼會,村級積累不能胡支亂花,讓村干部把工作和群眾的事情時刻放在心上,不能懈怠……
張長命去世后,劉灣辦事處黨委書記王超鋒和辦事處其他領導,親自送來一面黨旗,并在遺像前語重心長地說:你一生干工作兢兢業業,清正廉潔,為辦事處樹立了一面旗幟。你的去世,是辦事處的一大損失,我們失去了一位踏實認真的好干部。
家人:他一不要二不貪,從來不要群眾的一分一文
去年8月12日,省委常委、紀委書記郭永平,市委書記魏增軍來到元明村調研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時,對張長命及村上的各項工作給予很高評價。
2月28日晚,在商州區委常委會上,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商州區委書記朱崇和對張長命的不幸離世表示惋惜,要求各級干部都要樹立認真、敬業、廉潔的工作理念,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工作想著群眾、感情貼近群眾。
“我當村干部,不要群眾的一分一文,一不要二不貪,做一個清清白白的村干部,一生從事村政工作無怨無悔。”愛人賀印弟回憶說,這是張長命生前經常說的一句話。
“吃群眾的嘴軟,拿群眾的手短。”賀印弟說,他從不收受群眾的禮品和禮金。一群眾蓋房要審批莊基,送來1000元現金,當場被拒絕;不少群眾因這事那事,送來的禮品、煙、現金等,都被一一退回,或讓村干部送回。用他自己的話說,“你這是把我往監獄里送哩!”
由于工作忙,他經常是中午顧不上回家吃飯,在辦公室湊合著吃點。時至今日,他的辦公室里還存放著生前沒有吃完的方便面、奶粉、餅干等食品。
“年初講承諾,年末看落實。如何完成支部承諾的事項,是取信于民、贏得民心的大事。”張長命在述職述廉報告上這樣寫到。劉灣辦事處黨委書記王超鋒說,元明村各項工作都是走在前列的,新農合基金籌集第一名……
翻開一本本鮮紅的榮譽證書,這樣記錄著他走過的一生: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全市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先進個人,2009年被區委命名為統戰工作先進個人、被區司法局表彰為優秀人民調解員,2010年被區委、區政府表彰為勞動模范。元明村黨支部在2008年被區委評為全區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富民和諧”黨建工程標桿支部,被區總工會評為工會工作先進集體;2009年被區委評為“富民和諧”黨建工程標桿支部,被市委組織部評為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優秀學用示范點,被區總工會評為工會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被區委評為共建共創共發展黨建活動示范點,被省婦聯評為省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村,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村。
“張長命是個好支書,也是一個大好人。”
“他太直了,太認真了,村上再也找不到他這樣的了。”
“你的離去,是辦事處的一大損失。”元明村的父老鄉親發出了心底的感嘆(文/圖 雷超峰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