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為了加大對商州包扶力度,省委辦公廳牽頭扶貧各成員單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兩聯一包”扶貧工作的要求,突出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和產業發展三個重點,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千方百計幫助各包扶村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共籌資和引資1025.64萬元,建設紅軍廣場、培訓中心,修建村級小學校、村級衛生室,發展良種核桃、培訓致富能手,受到了商州干部群眾的廣泛稱贊。
省委辦公廳扶貧成員單位首先將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以解決,為包扶村實現脫貧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楊峪河鎮廟坪村是省委辦公廳2010年開始包扶的第5個貧困村,近幾年來因為大量采砂,致使村前河道河床下降,機井抽不出水,農田灌溉和人畜飲水面臨嚴重威脅。在包扶該村期間,省委辦公廳在河道沿線修建起了8座攔沙壩,解決了農田灌溉和人畜飲水困難問題。投資6萬元修便民橋2座,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同時,省委老干局還投資20萬元,為包扶村修復了水毀道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也投資5萬元,為包扶村架設了3公里農電線路,修建起一座低壓配變電站,提高了包扶村的用電質量;省委黨校投資3萬元修通了村組道路,方便了群眾出行和貨物運輸。
基礎設施條件改善了,但是如何幫助群眾增收則是解決脫貧致富的關鍵所在。省委辦公廳為廟坪村購買了1.3萬多株核桃樹苗,幫助村上建起了400畝良種核桃園。省委黨校也投資幫助包扶村種植良種核桃200畝、種植中藥材200畝,并對農民進行栽培嫁接技術培訓。西北大學投入8萬元,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引進“中黃35號”黃豆新品種200公斤,購送20頭良種豬崽分發貧困戶飼養,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關專家群眾進行技術培訓。商洛煙草分公司共投資83萬元,為包扶村腰市鎮屈村修建起兩個現代化育苗大棚,建密集烤爐5座。僅去年一年,全村發展烤煙120畝,煙農收入48萬多元。
省委辦公廳聯系紅二十五軍將領后代籌資800萬元,在城區金鳳山修建起紅軍廣場和紅74師紀念碑,成為全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資助了11名貧困大學生,幫助他們圓了大學夢。西北大學投資8萬元,支持興龍村修建村衛生室6間,為學校購置新桌凳33套,捐贈體育器材價值6000余元。省委老干局引資60萬元為村上修建起260平方米的培訓中心,邀請畜牧業、林業專家赴村講課,培訓人數達380人次。
“多幫一個貧困村,就減少一個貧困村;多幫一個貧困戶,就減少一個貧困戶。”這是省委辦公廳扶貧組干部孫寶貴同志經常講的一句話。多年來,省委辦公廳先后幫助閆村鄉沙河灣村、閆村村,上官坊鄉南寬坪村,楊峪河鎮民主村、廟坪村實現了整村脫貧,超額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達的脫貧任務。扶貧團其他各單位也都如期完成了包村扶貧任務。去年,省委辦公廳包扶的廟坪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9年的3200元增加到2010年的3860元,高于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3594元的水平。省委老干局包扶的黃柏岔村,養殖大戶房興濤等人興辦起了紅星特種魚養殖場,產值達到300萬元。商洛煙草分公司包扶屈村的屈永康,依靠烤煙育苗大棚,僅去年種植烤煙就實現收入近5萬元。
在赴商扶貧工作中,省委辦公廳扶貧團各成員單位的領導高度重視扶貧工作,給扶貧工作給予極大支持。省委常委、秘書長魏民洲親自安排部署扶貧工作。省委副秘書長楊志剛、李廣利多次親臨扶貧點檢查指導扶貧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省委辦公廳副廳級督察專員、扶貧團團長馬繼民親赴包扶村調查研究,幫助村上制定發展規劃,積極爭取資金,落實扶貧項目。還積極牽頭抓好扶貧團各單位的扶貧工作。領導的率先垂范精神,極大地鼓舞了群眾的干勁,推動了扶貧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