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汪 锳)9月5日以來,連續三輪強降雨,使我市降雨總量超過了歷年同期降雨平均值的2倍多,多座水庫水位超汛限處于警戒狀態,多條道路中斷,房屋倒塌嚴重,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這次降雨持續時間較長,降雨量大。全市降雨總量普遍超過200毫米,局部地區最大降雨量達300毫米,遠遠超過100毫米的歷年同期降雨平均值。從9月16日晚開始的新一輪強降雨天氣,截止記者發稿時間,11個鄉鎮雨量超過70毫米,鎮安楊泗出現最大雨量105毫米,主要江河普遍漲水,鎮安旬河柴坪站、干佑河青泥灣站超過警戒流量,10座小(一)型水庫超汛限水位,其中商州區南秦、王山溝,丹鳳縣魚嶺、苗溝,商南縣縣河、試馬等6座水庫溢洪。
據市民政局統計,9月9日至15日,連續降雨致使七縣區遭受不同程度洪澇災害,共有109個鄉鎮733個行政村38.25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災民7168人,因災死亡1人,致傷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160公頃;倒塌居民住房1492戶4474間,沖毀道路252千米、河堤113.78千米,塌方1999處14.7萬立方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2億元。9月16日晚至18日15時的新一輪降雨,致使洛南、丹鳳、商南3縣38個鄉鎮138個行政村9.78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災民95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17公頃,倒塌居民住房175戶432間,損壞居民住房175戶862間;水毀河堤23.2千米,塌方57處6540立方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358萬元。
針對持續強降雨,市防汛指揮部及時將各類汛、雨、險情及指揮調度命令傳遞到各縣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結合各自工作職責積極做好各項防范工作;各縣區節假日不休息,加強帶班值班,及時轉移災民,核查災情,做好重點水利工程的巡查工作和險工險段的搶險救災技術指導,避免了人員的傷亡。
由于前期降水量大,土壤水分處于飽和狀態,強降水極易引發嚴重的洪水、地質災害等,建議加強丹江、南秦河等流域的水情監測預報;加強城市、水庫、礦山、交通道路、旅游景點、低洼地的隱患排查,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防范;加強危舊房屋等的排查,防止房屋垮塌造成人員傷亡。相關專家提醒,受到洪水威脅,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容易暴發山洪,應該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廣大農戶要加強田間管理,及時做好清溝排水,預防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