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商紀宣)今年以來,市紀委堅持問題導向,實化工作舉措,以強力落實“五項措施”提升工作實效,為脫貧攻堅提供嚴明紀律保障。暢通信訪舉報,讓聯系群眾“近”起來。推行信訪舉報“直通車”制度,公開12388舉報熱線,在98個鎮辦設立信訪舉報大廳,在1280個行政村(社區)設立投訴意見箱,對一經查實的實名信訪舉報,嚴格保密并對舉報人予以獎勵,提升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為了解決深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信息閉塞、投訴困難大等問題,在全市推行扶貧監督“廉心卡”制度,宣傳監督事項,公開監督電話,印發“廉心卡”20余萬張,受到群眾的廣泛好評。4月以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受理投訴舉報電話3800人次,接待來信來訪200人次,反映問題4000余件,實名舉報300余件。
深化聯合巡查,讓作風紀律“嚴”起來。整合派駐機構力量,開展聯合執紀、聯合巡查,是市紀委近年傳導正風肅紀壓力的好法子。深化聯合巡查制度,按照市紀委常委聯系縣區、紀檢監察室包抓重點鎮辦、派駐機構聯合巡查組集中督查的模式,市紀委9名班子成員帶頭走出辦公室,深入縣區鎮辦,走進貧困戶家中,聚焦弄虛作假、陽奉陰違,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聚焦對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等群眾身邊微腐敗問題,開展督查檢查,摸清問題底數,層層傳導壓力。7月下旬,扶貧工作牽頭的“八辦兩組”部門紀檢組紛紛奔赴脫貧攻堅工作第一線,查扶貧政策貫徹落實、查扶貧項目安排、查扶貧資金管理和使用、查干部工作作風。今年以來,市縣聯合巡查組發現問題線索100余個,提出意見建議218條,督促制定整改措施96條。
強化督察督辦,讓助力行動“實”起來。市紀委立下了“硬杠子”,鎮辦紀委書記不得長時間“空崗”、不得包村負責具體業務工作,每個鎮辦必須有1名專職紀檢干部。各縣區將村監委會主任報酬提高到村級副職標準,夯實了基層基礎。持續開展滾動式督查督辦,每月集中交辦兩批扶貧領域問題線索,臺賬管理,動態跟蹤,明確線索處置時限,逐月通報結果,著力解決線索處置不嚴格、執紀審查力度不大的問題。目前,已開展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分析研判6次,督辦問題線索8批次123條,其中立案查處56件,給予黨政紀處理64人,立案率占到了問題線索的45.5%。
嚴格辦結時限,讓工作節奏“快”起來。市、縣區紀委實行問題線索限時辦結制,特別是對上級督辦的問題線索快速處置、快查快辦,原則上1個工作日內完成擬辦、審批和交辦工作,1個月內完成調查和處理工作,問題線索處置率達到100%。今年以來,各縣區及時辦結了省、市督辦問題線索,沒有出現一起延時誤事。
群眾反映丹鳳縣蔡川鎮庵底村五組組長貪污五保金、私賣集體耕地、套取退耕還林款、在低保戶評定中收取群眾錢物,市紀委領導批示要求快查快處、消除影響,丹鳳縣紀委接受任務后,20天之內完成核查、立案、辦結。此類問題的快辦快結,增強了群眾監督的信心,擴大了監督執紀的效應。
堅持“雙報雙審”,讓監督執紀“硬”起來。堅持“雙報雙審”制度,鎮辦紀委和派駐機構在向同級黨委(黨組)報告問題線索的同時,要按照規定向上級紀委報備;移送協審前,必須先由紀委對口聯系紀檢監察室審核。堅持把問責作為落實責任的“撒手锏”,對基層干部優親厚友、雁過拔毛、強占掠奪等行為,在嚴肅查處當事人的同時,嚴格“一案雙查”,既查黨委的主體責任,又查紀委的監督責任,真正把責任壓下去、把紀律立起來。1至10月,全市立案查處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474件491人,其中查處扶貧領域問題310件329人,分別占總數的65.4%和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