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志鑫
近年來,我市不斷推動移風易俗,大力推廣鮮花祭掃、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清明節,不少市民摒棄以往燒紙的舊俗,用一束飽含懷念之情的鮮花,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悼念之情,也讓傳統的清明節逐漸回歸清凈與文明。
3月28日,記者在市區多家花店看到,大量的白菊、黃菊、百合等鮮花已經擺滿了花店醒目位置。菊花成了最熱銷的,有的被扎成花束,有的插在花盆里,包裝精美,形式多樣。市區北新街一家花店的店員介紹,預計從4月1日開始,祭祀類鮮花將進入購買高峰期。“現在倡導文明祭祀,拒絕燒紙,3月初已經有不少顧客預訂了鮮花,用來祭拜親人。我們已經儲備了大量的祭祀鮮花,有黃菊、白菊、百合、雛菊等供顧客選購。”店員殷嬌嬌說。據她介紹,網上訂購鮮花,由快遞員代為送達的祭祀方式在市區也漸漸興起,這給身處外地因故不能回家的游子提供了方便,也多了一種選擇。
“沿襲傳統節日風俗文化,重要的不是固守其形式,而是傳承其情感。以鮮花代替燒紙,同樣能夠表達思念之情。”市民周峰說。他告訴記者,近幾年他一直用鮮花祭祀親人,每到清明節前,他都會去花店購買一定數量的菊花。現在政府倡導文明祭祀,既保護了環境,也體現文明與時尚。
3月29日,商州區二龍山國有林場院內,市民戴著口罩在林場管護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排隊領取側柏樹苗。
“政府免費為我們發放這些柏樹苗,這個活動非常好。現在提倡文明祭祀,我們可以通過種一些柏樹表達對先祖的紀念,也可以為家鄉增添一片綠色。”市民張建玲說。
據介紹,今年清明節前,商州區計劃免費發放側柏樹苗10萬余株,每名商州籍市民在3月27日至4月3日內可憑身份證、社保卡免費領取6株。全區共設有二龍山國有林場、夜村國有林場、三岔河鎮林業分站等14個領取點,市民可根據自身需求,就近前往領取。林場工作人員張蘭英說:“我們免費發放側柏樹苗這個活動已經持續了3年,目的就是倡導‘綠色清明、文明祭祀’,使廣大市民增強環保意識,樹立清明祭祖新風尚。”
在年輕人中,網絡祭奠的方式也正在悄然興起。老家在外地的市民李曉玥因疫情等原因不能回鄉掃墓,她選擇通過網上祭祀平臺為故去的親人送上了“鮮花”寄托哀思。她說:“文明祭掃形式在改變和進步,可以通過送一束鮮花、種一棵樹來表達追思,也可通過在網上‘云祭祀’來懷念,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只要情感真摯,都可以緬懷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