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飛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時節。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外出游玩、踏青賞花、休閑度假,在踏青中感受春天之美、清明之韻。
隨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商洛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域旅游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商洛作為旅游大市,不僅擁有秀美的自然山水、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而且近年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公園綠地風景宜人,景區游、古鎮游、鄉村游、紅色游、賞花游等方興未艾。
在踏青出游中,與其總想著“風景在遠處”,倒不如就近就地,在田間地頭走一走、到美麗鄉村看一看、去綠地公園逛一逛、把青山秀水拍一拍……擁抱自然,放松心情,體驗“旅游+”帶來的新業態,品味旅游業由觀光型向觀光、休閑、康養、度假復合轉變的新品質。
外出踏青游玩,“文明”兩字應當先。踏青出游文明與否,既是一個人是否親近自然、愛護環境的具體體現,也是檢驗社會公眾文明素養高低的試金石。隨著全民素質的提高,文明出游已經成為風尚。毋庸置疑,仍有一些人在郊游踏青、游園賞花的過程中,大聲喧嘩吵鬧,隨意踐踏草坪、攀爬樹木、采折花枝……這些不文明行為,既敗壞了旅游環境,也帶來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人們選擇踏青出游,就是為了更好地走近自然、親近自然、融入自然,追求一種綠色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只有帶著“文明”去踏青出游,時刻牢記并做到“文明先行”、尊重一花一草一木,眼中才會處處是春光,心里才能與大自然和諧共情。
文明踏青出游,目的還是為了釋放壓力,放松心情。而放松心情,則需要一個輕松愉快的氣氛和環境。只有人人講文明,自覺做到舉止文明,保護生態環境,制止各種不文明行為,才能營造和諧文明的出游氛圍,踏青才會不負好春光、有個好心情。
從某種意義上說,山水園林是風景,花草樹木是風景,美麗鄉村是風景,我們每個人也是風景。正如詩人卞之琳所言:“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此時,你既是看風景的人,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如果你的行為舉止不文明,就會給人留下粗俗卑劣的印象。因此,在踏青出游中,應倍加注重自己的言行,在“吃、住、行、游、娛、購”的各個環節,多一些自律、少一點放縱,多一些文明、少一點粗魯,做一個知禮文明之人。
在做到文明踏青出游的同時,針對目前嚴峻的疫情形勢,我們還應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外出踏青游玩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自覺落實“一米線”要求,嚴格落實精準防控、科學防控各項措施,共同構筑全民防疫屏障,讓外出踏青游玩游得安全,玩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