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王昭 梁斌
“我在鐵路線上搞維修保養,你在車站執勤守護安全,我們都是為春運服務,也算在‘一線’團圓了。”馬富民看著成熟懂事的兒子,滿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2月5日,正月初八,節后首個工作日。吃午飯時間,在國鐵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工務段丹鳳線路車間商南維修工區職工宿舍,一對父子隔著手機屏幕,聊起了家常。“爸,看著火車站返程的旅客多了起來,距離我們團聚又近了一天”。今年47歲的馬富民,是丹鳳線路車間商南維修工區線路工,兒子馬建華是武警駐新疆阿克蘇市某部戰士,春運期間被抽調到駐地火車站,擔負巡邏備勤任務。
在鐵路工務系統工作了近30年的老馬,工作上兢兢業業,始終如一,一直都是兒子馬建華的榜樣。鐵路線路工崗位,主要是與鋼軌打交道,夏天防鋼軌脹軌,冬天防斷裂,一年四季搞維修保養,鏖戰酷暑、迎戰風雪是常態。經常是錯過了飯點,舍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
馬建華出生在鐵路邊,也長在鐵路邊,從小就耳濡目染,見證了鐵路給老區人民帶來的生活巨變,也從小勵志像父親一樣,為祖國建設發展作出貢獻。大學畢業后,馬建華參軍入伍,來到祖國西北邊陲。在部隊中刻苦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軍事素養。在今年春運的執勤過程中,看著來來往往的返鄉人,作為班長的小馬,格外用心。熱心地為需要幫助的旅客指路、提行李,用實際行動溫暖著每一名路過的旅客,多次受到贊揚。先后被所在部隊評為“四有”優秀士兵、“優秀教官”。
老馬所在的寧西鐵路,是一條貫穿祖國版圖東西的客貨運干線,在加強地區間經濟聯系、資源開發和人員流動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2002年開通后,他就主動請纓,來到這里“安營扎寨”,把家安在了鐵路邊,也把堅守奉獻的意志扎在了山區鐵路,一干就是20多年。先后經歷了多次設備升級改造和6次大提速,每一次都有老馬奮戰在一線的身影。
春運期間,作為現場防護員的馬富民,每天都早早地起床,檢查完防護備品和通信設備,將當天作業項目與風險卡控項點,逐一進行核對。從打開鐵路封閉網門開始,便和其他工友時刻緊繃安全弦,不放過一處設備病害。一個對講機、一根耳麥,堅持3至5分鐘聯系一次車輛通行情況,確認安全后,工友們開始上道作業,每一趟列車的接近、駛離,他都認真做好記錄。“大家伙的作業安全,容不得絲毫馬虎。”馬富民說。
面對愛人的抱怨,老馬總是安慰道,“兩根鋼軌上跑的是鋼鐵巨龍的安全,更是千家萬戶的團圓和幸福,咱吃的就是這碗飯,關鍵時刻必須頂上。”每當目送一趟趟列車南來北往,安全地穿行在自己和工友們維護的線路上,老馬的內心既滿足又驕傲。
“開春,我和你媽等你休假回來,我們補上這個團圓年。”“好,一言為定……”蛇年春運,一條鐵路線連起了老馬父子春運堅守。他們雖然身處不同的崗位,卻用同樣的責任和擔當,詮釋著對國家的熱愛和忠誠,為春運大考交上了各自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