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唐淑君)狗患,為全國各個城市的一個另類"掣肘"。文明養狗,成為城市居民集體的呼喚。
街頭巷尾,常見狗兒四處亂竄;公園、草坪、綠地,狗糞隨處可見;夜闌人靜,有些居住區因狗吠聲吵得鄰里無法休息……在市區,狗對市民生活帶來的影響日益凸顯,因養狗產生的狗傷人、擾民的不文明現象,確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長期以來,我市市民養犬卻一直處于散亂無序的狀態,特別是近幾年,養犬市民數量增加,城市寵物犬開始流行,大街小巷游狗亂竄,四處便溺,狗咬人事件也時有發生,這些不文明的養犬行為,不僅給大家的生活環境帶來了污染和破壞,甚至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出行安全造成了威脅,而且嚴重影響了商洛對外開放的形象。建設省級衛生城市、實現商洛率先突破發展,需要從一點一滴做起。關注民生,更應從治理"狗患"擾民這樣的"小事"入手。
居民養的寵物發展到今天成為城市的'狗患'不能不說是一個社會問題。抱著排除孤獨、尋求精神寄托的初衷而養狗的人竟成了鄰居的"公敵",實際上最終的問題是怎樣把狗管好。在一個社會中,人與寵物狗的關系同樣應該體現為一種和諧關系。對于不養狗或者不愛狗的人,管理部門和養狗的人要做到讓他們不會輕易踩到狗屎或者不被狗咬甚至不被狗驚嚇。當然,任何人都有養狗的權益,但前題是不能影響他人的生活,如果養狗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就該管管了。越來越嚴重的"狗患"問題,不僅給城市的環境衛生和居民的人身安全帶來影響,而且直接關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與和諧社區的建設,倡導文明養犬、治理城市狗患已成為群眾關注的焦點。
城市管理者,除了應對狗主人進行有必要的知識普及和法律宣傳外,更應該對惹上"狗事"的主人進行教育,還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因為現實生活中,盡管有關部門對文明養犬做出了許多明確規定,但或許因為執行力度問題,很大一部分狗主人視規定為無物,我行我素,繼續慣著狗,不把文明規范當回事。這應當引起管理部門的重視,對違反規定者除了進行教育,還要真正地將相關規定落實到位,該罰就罰,該罰多少就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