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發帖人已被商洛市公安局商州分局立案偵查,查明是張佰慶所為,我感到吃驚,我與張佰慶工作上無來往,生活中也無交往,只是在2006年8月一次為同事女兒送行的宴席上,通過別人介紹僅僅認識而已。我與他素無往來,無冤無仇,真想不通他為什么要這樣侮辱、毀謗我……”王宏偉請求法院追究被訴人侮辱誹謗的法律責任。
針對“一個是民怨沸騰的柞水縣公安局副局長張軍”這句,原告張丹訴稱,“雖然提到的是柞水縣公安局副局長張軍,但是柞水縣公安局領導班子就我一個姓張,誰都知道這張軍指的是我”。
張丹稱:“張佰慶在網上發表誹謗我的文章,立刻引起了各大網絡和社會輿論的極大關注。在短短的幾天時間里已有眾多網絡和博客轉載、評論,幾萬網民跟帖,譴責之聲鋪天蓋地,一個子虛烏有、捏造毀謗他人的帖子迅速演變為一起重大涉警新聞事件。”
張丹稱:“這條信息對于我是極大的侮辱和誹謗……猶如晴天霹靂,給我的精神和名譽上造成了打擊和誹謗侮辱,對我的人格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此信息一度使我陷入日不食、夜不眠的狀態,精神恍惚,心神不定,造成了抑郁癥……”
張丹請求法院追究被訴人侮辱、誹謗罪的刑事責任,賠償精神損失1萬元。
此外,李建鋒和饒玉明也都在各自的訴訟狀中描述了自己精神上受到的“極大傷害”,兩人也提出了跟張丹一致的訴訟請求。
張佰慶辯稱,憲法保障公民享有言論自由,公民有對任何人提出批評和建議的自由。他表示,他根本就不認識這四個自訴人,與他們無怨無恨,自己沒有也無意誹謗他人,因此不能接受對他的訴訟。
張佰慶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案件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背后有公權力作祟。此前,他被以涉嫌誹謗罪刑事拘留,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46條規定,對于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案件,“告訴的才處理”,屬于自訴案件,結果無人自訴就被刑拘了。后來雖然得到糾正,但他在討個說法的過程中被告知“后邊自訴你的人多的是”,果真,自己就被王宏偉、張丹等人起訴了。
張佰慶認為,這些起訴均是在商洛市公安局商州分局撤銷進行張佰慶案件之后出現的,“其用意在于阻攔追究違法辦案人的責任”。他表示,進入自訴階段,突然冒出更多的人以“誹謗罪”起訴他,有些證據還來自商洛警方刑拘他時的詢問筆錄,“誰都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
張佰慶的辯護人姚永安也認為,商洛警方的四個自訴人是身份特殊的強勢人物,有濫用公權力之嫌。他們所訴之事沒有合法證據證明張佰慶實施誹謗、更說不上犯罪,所訴之事不能成立,應該駁回。
徐梗榮事件跟帖誹謗案再牽案中案
舉報信成被舉報人起訴證據
11月5日,徐梗榮事件跟帖誹謗案在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令人驚訝的是,此案再次牽出案中案。
2009年3月,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發生了刑訊逼供致人死亡的徐梗榮事件。當時,丹鳳中學高三學生、19歲的徐梗榮因被懷疑殺人而遭刑拘。3月8日,因遭遇刑訊逼供,徐梗榮在審訊過程中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