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賈書章)“十二五”期間,我市科技工作將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中心環節,以科技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為重點,實施五大科技創新專項,促進新興產業發展,走出一條具有商洛特色創新型發展道路。
循環經濟關鍵技術創新專項。以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為示范重點,篩選出一批關鍵性、突破性、應用性較強的重大技術難題,進行產學研聯合攻關,在關鍵技術上實現創新和突破,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型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資源循環發展的環型增長經濟。
現代材料技術創新專項。加強與礦產開發、金屬冶煉、新型材料工業等行業相關科研院所的橫向聯合,帶動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電子信息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發展,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附加值,努力打造現代材料工業基地。
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專項。研究、集成、示范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優勢產業支撐力強、能夠顯著提高農產品質量效益的共性關鍵技術項目,建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現代中藥化技術創新專項。以“五大商藥”良種化、規范化種植技術為基礎,以中藥提取、精制和深加工為重點,以中藥新劑型、新工藝、新輔料研發為突破口,改造傳統中藥產業,提升中藥產業的集群度和整體效益。
生態旅游技術創新專項。圍繞南水北調中線涵養區重要水源地生態建設,著重研究解決水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丹江上游水源涵養林保護地建設、天然林保護、工業點源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多項生態環境關鍵技術難題,全面保障“一江清水送北京”。
同時組建新材料、商洛煉鋅廠等10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推進新技術、新工藝研究和吸收應用步伐;建設循環經濟、生態旅游等8個科技創新示范基地,提升產業集群度和技術擴散能力,使基地成為技術創新、示范的基地,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并圍繞發展現代材料、現代中藥、現代農業、綠色食品,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實施5個方面100項應用技術轉化推廣與示范項目,不斷提高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到2015年,我市將初步建成具有商洛特色的產業技術支持體系,具有一定水平的創新人才、技術成果產出體系,具有較高效益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服務體系,全社會科技投入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5%左右,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以上,發明專利申請量進入全省中等位次,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