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馬翠芳)按照《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經申報、評審、公示等程序,近日,市政府批準將“仙娥湖的傳說”等148個項目列入全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予以公布。
第二批正式公布的商洛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分為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音樂等11個大類148個項目,均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既體現了世代相傳的商洛地方特色文化底蘊,又展現了商洛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創造力的杰出價值,具有促進商洛地域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和社會穩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同時,出色地運用傳統的文藝和技能,高水平地體現出具有見證、維系和傳承商洛地域文化傳統的獨特價值,有效避免了一些傳統技藝因社會變革或缺乏保護措施而面臨消失的危險。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開發利用工作,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精神和有關要求,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開發結合起來,做到應保盡保,實現質量和數量的完美統一,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商洛文化綠洲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