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王治才 楊新榮)近年來特別是新一屆市司法局班子調整以來,堅持從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實際出發,以“抓基層、打基礎”為切入點,始終圍繞“重點工作有亮點、難點工作有突破、整體工作上臺階”這一思路,緊扣目標任務不放松,不斷強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完善獎懲機制,使我市司法行政基層基礎工作在創新中實現了新突破。
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成效顯著。在市委、市政府及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的重視支持下,2011年2月,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鄉鎮機構改革方案》中,明確要求鄉鎮司法所實行“副科建制、垂直管理”。全市結合創建“五好”司法所和規范化司法所,采取新建、合建、購建等方式,全市122個司法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占總數的96.8%,建成所平均面積達到120平方米以上。目前,全市已有53個司法所達到省級示范司法所標準,占建成所的43%。幾年來,我市為基層司法所配備司法業務用車55輛,配備摩托車163輛,電腦178臺,傳真機126部,調解桌椅80套。
人民調解工作穩中求進。基層組織和隊伍建設全面加強,全市以鎮(辦)、村(社區)、組為主體,以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為補充的調解組織體系普遍建立,大調解格局已經形成,人民調解網絡實現了全覆蓋。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類調委會2020個,其中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109個,調解員9500余人。以深入推進“八千舉措抓化解、力促商洛大和諧”、“大下訪、大化解、大穩定”等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共排查矛盾糾紛6747件,調處6732件,調處成功6536件,矛盾糾紛調處率和調處成功率分別達到99.7%和97%,有力地維護了基層社會穩定。
社區矯正工作進展順利。市縣區分別成立了由黨政領導負責、相關單位為成員的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推進工作的強大合力。商南、山陽兩縣司法局在機構改革中設立了社區矯正股,商南縣還在全市率先落實了人均1000元的社區矯正工作經費。先后制定下發了《商洛市社區矯正工作流程》等工作制度30余項,為推動工作奠定了基礎。加強制度管理。落實“見人建檔、人檔齊全”要求,逐人制定工作方案,做到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安置幫教工作穩步推進。全市縣區全部成立了安置幫教工作領導小組,并以司法所為龍頭,在全市126個鎮(辦)設立安置幫教工作站,在村、組分別落實安置幫教聯絡點和聯絡員,全市參與安置幫教工作的人員已達到500余人。今年上半年,共接收刑釋解教人員348人,安置327人,刑釋解教人員安置率達94%。目前,我市已建成洛南縣云蒙山綠色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新航中途之家安置幫教基地15個,安置刑釋解教人員15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