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張德清)近日,省發改委、省國土資源廳按照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精神,聯合通報了我市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成效、做法與經驗以及發展方向,要求各地市學習和借鑒商洛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經驗和工作舉措,積極開展尾礦庫環境治理和資源綜合利用,把制約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的不利因素轉變為促進經濟發展、生態文明、社會和諧的有力因素,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開創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和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近年來,我市緊扣循環發展主題,以創建國家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為目標,通過產業化“吃舊”,循環式“治新”,積極開展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大力發展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累計建成了32個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年可利用尾礦、廢渣600多萬噸,減少污水排放2108萬噸,減少廢氣排放86億方,減少粉塵(煙塵)排放53萬噸,2012年全市尾礦資源利用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8億元,創造了“十個一”工作亮點,總結出了“一核心二支撐三聯動”的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商洛模式”,探索出了一條破解尾礦治理、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的循環發展道路,山東、遼寧、河南、山西、福建等8個省10多個市縣先后來商考察學習,我市被批準為陜西唯一、全國6個共伴生礦產及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新華通訊社以《陜西商洛以循環經濟破解水源地尾礦治理難題》進行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