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社(劉濤 陳永輝)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93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615元,分別增長11.4%和13.5%,兩項增速均居全省第三。從城鄉居民增收來源看,工資性收入依然是主要動力。
今年32歲的譚榮建是山陽縣中村鎮人,前幾年一直在外地打工,自從看到山陽縣工業園區建設如火如荼,去年他就回來應聘到當地的一家企業打工掙錢。譚榮建說:“在這兒離家近,家里有個啥事情也能照顧得到,工資還可以,一個月2400塊錢,還不錯。”
譚榮建所在的企業是一家生物制藥公司,目前這家企業一期工程即將于9月竣工投產。譚榮建說,在工業園區,像他一樣打工的當地人越來越多。
山陽天之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平驊說:“像我們這個企業建成以后,在三年里頭,要帶動當地新增藥材種植面積5萬畝,帶動1.5萬戶藥農進行種植,大概三年下來可以給農民增收1.2億元。”
近年來,我市始終將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和勞務經濟,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尤其是各地加快推進工業園區、農業園區以及小城鎮建設等,都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平臺。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993元,增長11.4%,農民人均收入3615元,增長13.5%,兩項收入增速同居全省第三。從農民增收的渠道上看,上半年農民工資性現金收入人均2091元,占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的57.8%,是增收的主動力;此外,農民轉移性收入、現金收入、家庭經營收入都保持在了10%以上的增速,帶動了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
市統計局局長趙強說,上半年農民收入增長快得益于黨和政府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這對農民的增收起到一個刺激和扶持的作用。另一個方面是在技術培訓,有效地組織協調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據分析,盡管上半年全市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但在農民增收觀念和認識上,產業增收規模和效益上還有待加強;加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推進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都是農民增收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