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陳發春 張德清)從硅石加工到太陽能光伏發電全產業鏈是我市“十二五”期間重點推進循環產業鏈之一,該產業鏈條現已經建成并正式釋放產能。日前,在全省光伏產業講座期間商洛太陽能光伏發電全產業鏈作為典型進行了交流。
光伏產業是綠色、低碳和環保產業,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朝陽產業。商洛市硅石資源量儲量約3900萬噸,且自然純度高達99%以上,是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優勢地區。在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中,我市圍繞“硅石-工業硅(高純硅)-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系列產品-光伏發電”產業鏈條規劃和實施了一大批光伏產業項目,形成以商南中劍公司為代表的高純硅和多晶硅生產線,以商洛比亞迪為代表的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生產線,以洛南中天佳陽和丹鳳宏巖礦業公司為代表的光伏發電生產線,以龍海公司為代表的大功率LED戶外燈具生產線,全市累計形成年產1萬噸多晶硅和5萬噸高純硅、1000MW太陽能電池、300MW太陽能組件、8.08M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產能,成為全省重點支持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重點示范區項目。
為推進光伏產業加快發展,市政府進一步研究加快光伏發電產業、促進光伏產業做大做強的政策措施,規劃到2015年全市光伏發電總裝機達到200MW,投資約20億元,年發電2.4億度,節標煤8萬噸,減排CO218.32萬噸,實現稅金5000多萬元;到2020年總裝機達到500MW,投資約50億元,年發電6億度,節標煤20萬噸,減排CO245.8萬噸,屆時光伏產業將成為“碧水藍天”的重要保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