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市建設管理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推進會側記
6月的州城,山綠水碧、生機勃勃。穿行在中心城區大大小小的項目建設現場,工程機械緊張作業,重型卡車來回穿梭,記者感受到比盛夏天氣還要火熱的“項目熱”。
6月24日至25日,全市城市建設管理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推進會在商州區召開。這是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奮力推進“一都四區”建設關鍵時期的一次“集中檢閱”,也是一次城市管理水平提質的“擂臺比武”,更是一次凝心聚力推動全市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的務實舉措。
約150人的觀摩團邊走邊看,共同見證城市建設大干快上的“加速度”、爭創一流的“高品質”、煥然一新的“新活力”,新發展新變化振奮人心,新機遇新挑戰鼓舞干勁。
觀摩中,一批建設理念新、規劃標準高的項目,格外引人注目。
黃沙河綜合治理項目現場,之前河道兩邊的石橋墩圍欄和河里的黃沙、污水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玻璃圍欄、休閑廊亭、步行橋。長長的柳條垂下來,落到河堤和河面上,煞是好看。
原來,該項目通過對北新街以南黃沙河1.2公里桿線落地改造及通江東、西路“白改黑”,河道兩側建設懸挑生態慢行步道,拓寬人行通道,實現人車分流。生態慢行步道采用鋼筋混凝土立柱懸挑,彩色透水混凝土鋪裝,設8座步行橋及多處景觀節點作為親水平臺;建設現代廊架5處、玻璃欄桿2445米、綠化提升2424平方米。
黃沙河綜合治理工程不僅是外觀上“量”的改變,更是城市建設理念上“質”的飛躍,徹底解決了黃沙河區域內的“臟亂差”問題,為廣大市民提供生態康養濱水活力新空間。南秦大橋的改造項目同樣印證了我市在中心城市建設管理重點項目中,從設計、建設、運營、整治等多維度的全新發展理念。
在商鞅大道的南秦大橋上,各種喬灌草花已均衡配置,原先的跨橋大門、雕塑大字、陳舊平臺、人造綠網、老式路燈、殘破燈帶、違規標牌、塑料假花已經被完全拆除。改造過程中,商洛高新區從路燈、綠化、造型、顏色、標線、衛生、安全等八個方面進行提升,打通了橋下通道,對邊坡用漿砌石進行加固,對裸露土地進行綠化,對水毀路面重新鋪設。形成了簡潔明快、美麗大方的景觀效果,提升了橋梁的品質品位和交通安全,成為進入商洛高新區門戶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作為一名商州人,我每次回到家鄉,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心里都感覺到很自豪。讓我深受啟發的是中心城市在建設方面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顛覆城市建設傳統,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技術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這才是城市美麗蝶變的靈魂所在,我們將以這次城市建設現場觀摩會為契機,認真學習城市建設方面先進的設計理念、規劃理念和建設理念,繼續深入開展‘兩拆一提升’行動,加快城市建設重點項目的步伐。”觀摩團成員丹鳳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強說。
城市之美,在于顏值,更在于品質。
干凈整潔的大街小巷、閑適愜意的口袋公園、改造后的橋梁景觀、兩河口生態島、兩河口城市運動公園等,無一不在展示中心城區“顏值”的提升成果……繪制出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美好畫卷。
沿著觀摩路線,觀摩團參觀了中心城市大大小小十幾個公園,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高新區兩河口生態島和兩河口城市運動公園。
兩河口城市運動公園依南秦河與丹江河南岸傍堤而建,全長5.2公里,是一個集丹江保護、生態修復、水源涵養、休閑健身、康養旅游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包括一條自行車綠道、兩處健身廣場、三處親水平臺、四處主題雕塑、五處文化節點、六處生態景觀。在陽光的照耀下,南秦河與丹江河水面綠波蕩漾,令人心曠神怡。
與會人員還頂著烈日觀摩了我市中心城市“兩拆一提升”、道路橋梁、城市公園、河道治理,高端酒店、教育衛生等41個項目。所見有亮點、所聞有驚喜。觀摩中,大家除了實地感受到“兩拆一提升”行動開展一年以來所帶來的城市建設理念之變外,更感受到一座田園水城,居有綠、行有蔭,風華綻放的康養靚城的特有魅力。
“這么多的項目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如期開工,加速推進,實屬不易。項目的推動為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幸福感和舒適感,為市民提供了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此時此刻,更加理解了‘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這句話的含義。”觀摩團成員、市信訪局黨組書記劉彥鋒說。 (本報記者 鞏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