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記者 劉居星 本報記者 黨率航
“作為民營上市公司,我們深刻認識到,將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6月24日,陜西盤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謝曉林告訴記者,企業以黨建強化領導核心,使黨建工作更好地與企業發展結合,最終轉化為企業源源不斷的生產力。
陜西盤龍藥業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互動雙贏”,正是商洛以黨建引領非公企業發展的縮影。商洛市不斷夯實縣區黨委、組織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街道社區、平臺企業責任,形成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黨建工作體系,實行選育派管結合、建強基本隊伍,不斷提升“兩個覆蓋”水平,為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裝備“紅色引擎”。
多種模式抓組建,提升“兩個覆蓋”水平
今年5月,圓通速遞全網“快遞進村”優秀案例評比結果公布,商洛市柞水縣分公司獲得優秀示范獎。柞水縣通村物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王治平告訴記者,這是對公司黨支部成立后工作成效的肯定。去年7月,企業聯合駐地干佑街道北關社區,成立了黨支部。黨支部成立后,將黨員分布在質量控制和客服主管等關鍵崗位上,群眾投訴率下降了40%。
去年8月,商州區快遞業黨支部成立;3個月后,商州區順豐速運黨支部也成立了;3月25日,商洛市首個外賣行業黨支部揭牌……
去年以來,商洛市實施新興領域“兩個覆蓋”專項行動,對快遞、物流、外賣、網約車行業展開“地毯式”排查,對黨員在3人以上的全部單獨建立黨組織;對黨員不足3人的采取選派、聯合、孵化等方式實現黨組織覆蓋;對暫不具備組建條件的,通過組建工會、共青團等組織,把新就業群體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目前,品牌企業、龍頭企業黨組織應建盡建,實現所有縣區全覆蓋。
選派“紅色CEO”,搭起橋梁解難題
“組織給我們派了好干部,既會抓黨建,又會抓管理。”6月24日,陜西眾合森工實業有限公司創始人、黨支部書記楊富旺說。
去年5月,商州區縣域工業集中區管委會科長馬駿被選派到眾合森工擔任黨支部副書記后,在公司發掘了一批能吃苦、能力強的黨員業務骨干,在生產一線設立了3個黨員先鋒模范崗,將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在一線。
黨員帶動,讓公司上下充滿干事創業的熱情,迅速成長為擁有280多名員工、年銷售額2億元的龍頭企業。
去年以來,商洛市選擇有黨務工作經驗、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優秀干部,分2批向“兩新”組織黨組織選派書記39人。
商洛市要求選派人員必須落實“雙向進入”機制和“黨組織參與議事”要求,分管人事、群團等工作,履行好“三個引導”的職責。同時,建立日常管理機制、考核獎懲機制,實行組織部門、派出單位、派駐企業三方聯動管理,季度聽取匯報、半年走訪交流、年終述職評議。目前,有2名市派黨組織書記已被提拔為副縣級領導干部,首批選派的2家企業被命名為“五星級黨組織”。
黨建與業務融合,實現雙促進雙提升
走進陜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黨建宣傳欄、黨員學習園地、黨員示范崗等創意十足的“黨建元素”。
2015年“七一”前夕,中共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支部委員會宣告成立。董事長金新康第一個遞交入黨申請書。黨支部成立后,森弗以“黨建+”為核心,積極探索“森弗黨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格局。
菊芋生產車間班長郭康作為一名黨員,工作中沖在前、干在先,從一線員工干到主管生產的班長。和郭康有一樣經歷的青年員工不在少數。“公司成立之初只有3名黨員。近年來,每年都有員工積極申請入黨,目前已有黨員34名。”森弗公司黨支部副書記杜永茂說。
商洛市不斷強化黨建在非公企業中的引領作用,將黨員培養成骨干、將骨干培養成黨員,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職工中的凝聚力、核心競爭力,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優勢,把黨組織活力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