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澤平
堅持動真碰硬,創新推行ABC分級分類整改整治機制;敢于刀刃向內,著力解決交通運輸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逐利執法”問題;建立基層減負整治常態化機制,市級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從清理規范前的近百項壓減到51項……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堅持邊學邊查邊改,以抓鐵有痕的韌勁,深入查擺不足,上下聯動抓好突出問題整改整治,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應群眾關切,扎實推進主題教育高質量開展。
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抓整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把問題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
問題檢視得準不準確、整改整治得到不到位,直接反映出主題教育效果好不好。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堅持把檢視整改貫穿始終,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查、追著問題改,聚焦短板弱項深入檢視整改。市委按照“問題來源必須有依據、問題確定必須班子議、問題整改必須嚴實準”的要求,對問題清單實行所在單位主要領導和整改整治組聯絡員、副組長、組長“四級把關”機制,確保查擺問題精準,明確“改什么”。
我市創新推行ABC分級分類整改整治機制,將嚴重阻礙發展的問題作為A類納入專項整治,將較難解決的問題作為B類納入問題清單,將業務工作作為C類納入本單位問題臺賬。全市聚力10個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制定重點任務清單、問題清單、專項整治方案和民生清單,開展了鞏固銜接排查整改提升專項行動,整改完成率97%。
市委辦公室針對主題教育期間檢視出的“文山會海”問題,專門制定工作方案,突出問題導向,找準問題癥結,完善黨委文件制發流程,將“觸角”前移。市財政局針對調研發現的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運用不夠明顯問題,結合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完善現狀,修訂完善《市級預算績效結果應用實施細則(試行)》,壓實預算績效管理責任,明確績效管理“閉環”工作機制,增強預算績效評價結果剛性約束,切實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
聚焦群眾關切,立行立改見實效
11月9日,群眾反映在商州區楊峪河鎮便民服務大廳辦理一孩生育登記手續時手續繁瑣。市衛健委接到相關部門整改通知,發現是全市未及時跟進優化省衛生健康委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造成的問題,便于11月28日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生育登記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對商洛市計劃生育辦證服務系統進行改進,明確網上辦理生育登記除了身份證或戶口簿為必填項目外,結婚證、婚育情況等均不作為必填項目。12月4日,市衛健委召開全市視頻會議,對簡化生育服務登記流程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和業務培訓,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群眾反映強烈而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是檢視整改工作需要重點把握的。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我市針對教育、醫療、鄉村振興等10個重點領域,逐一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通過專班調度強化統籌、定向督導清單推進、線索移交上下聯動,對癥下藥逐個破解難題。
商洛學院小區屬老舊小區,建筑情況復雜,管線設施破舊,治理效果差,群眾意見大。市、區兩級住建部門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對該小區公共服務設施進行改造完善,同時指導商洛學院小區成立物業服務中心,將小區環境、物業服務和業主滿意度提升到新水平。商洛學院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也被住建部確定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全國100個聯系點之一。
市公安局為著力解決在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存在的“逐利執法”、執法不規范、執法方式簡單僵化、執法粗暴、執法“尋租”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排查整改不合理交通標志標線和監控設備,采取通報批評、函詢約談、掛牌督辦等方式進行綜合整治。
針對退役士兵安置歷史遺留問題,我市今年解決編制651個,發放生活費補貼1104萬元,退役士兵安置歷史遺留問題實現清零。
隨著一個個群眾反映的民生實事落地、落實、見效,黨群關系進一步融洽,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明顯提升。
緊盯高質量發展,打通堵點建機制
全市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從一開始就改起來、邊學邊查邊改”要求,堅持邊實踐邊總結,及時歸納提煉開展主題教育的好經驗好做法,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一手抓整改提升,一手抓機制建設,對發現的普遍問題和共性問題,注重從制度層面補齊短板漏洞。
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11月29日,市委書記趙璟到市發改委調研主題教育和項目“六庫兩線一碼”全過程閉環管理情況,要求推動主題教育與項目建設等中心工作緊密結合,以高質量發展實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在營商環境整治整改中,針對履職盡責不到位、簡政放權不充分、監管執法不規范、服務質量跟不上等問題,建章立制63項,253項事項進駐“秦務員”APP,25個行業領域110項事項實現“容缺受理”,企業納稅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至62小時以內。
為建立長效機制,我市印發《商洛市投資項目資金管理審查導則》《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管理辦法》《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概算評審管理辦法》等制度,從項目審批、專家管理、概算審查等方面進行規范,杜絕出現“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問題。市衛健委圍繞醫療人才短缺、健康養老體系不健全、縣域醫療基礎薄弱等問題,領導班子帶頭深入基層醫療單位、鎮村聯系點,開展解剖式調研,現場解決問題39個,在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搭建人才招引培育平臺、爭取資金政策支持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市秦嶺辦在鞏固提升秦嶺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成效方面,加大整改督辦力度,扎實開展明察暗訪工作,對重點問題實行掛牌督辦和提級辦理,堅決減存量遏增量,已起草《關于進一步加強秦嶺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并同步報省秦嶺辦備案。
我市充分把改作風、解難題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走好群眾路線,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堅持“三百四千”工程和“五個到一線”常態化下沉包聯機制,帶領廣大黨員干部走下去、沉到底,到田間地頭、基層一線、人民群眾中去訪貧問苦、尋求良策,以刀刃向內分析問題、舉一反三解決問題,推動“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