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本報的3·15消費者維權熱線開通后,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消費者紛紛來電反映問題,尋求消費權益的保護。僅兩天時間就接到了數十個維權電話,內容涉及消費者購車、用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綜合來看,目前的投訴涉及售后服務條款、維修費用、經銷商服務質量等。在汽車質量方面的投訴中,發動機、變速箱、車身及電氣是主要投訴方向,而離合器更是因較多車主投訴怠速不穩、易熄火、易損壞等問題高居榜首;服務問題方面則主要集中在維修費用高、維修技術差、贈品價格虛高等。成都商報將繼續關注消費者的各類投訴,督促相關車商盡快答復,協助消費者維護正當權益。
典型案例
從事外貿工作的王女士本周一向商報維權熱線反映,她在2008年11月購買了一輛價值近40萬元的奔馳,剛拿到車時車內原裝地毯的氣味很大,王女士原以為新車都這樣,所以當時并沒有放在心上。此后,車內的氣味有增無減,而她則不時會出現頭昏、鼻子不舒服的情況。后來,王女士用自己找來的工具進行了空氣質量測試,測試結果讓她和家人大吃一驚,車內空氣甲醛超標四倍、苯超標兩倍。此后,王女生和先生開車時都會打開窗戶透氣,即便冬天也如此,但地毯的異味依然沒有消除。據她說,周圍不少購買了該款車的朋友同樣也面臨著這一情況。
王女士致電商報的維權熱線表示,《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即將出臺,希望經銷商和廠家能做出回應。
經銷商答復:
銷售該車的經銷商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和王女士進行了溝通,雙方約定今日到店展開檢測,爭取盡快解決問題。
3月1日,國家環保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將正式實施,將對苯、甲苯、甲醛等8種常見的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濃度設定限值。這個標準的實施,將讓測定車內空氣污染有標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