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接下來國內媒體的報道中,尖銳的批評稿件不斷見諸報端,認為豐田章男道歉不誠懇,并逐漸將這種批評態度轉向一汽豐田。
半個月后,整個事件的另一主角——浙江省工商局出場,并指責一汽豐田召回不力,提出包括對RAV4車主補償等5項要求。在經過兩輪談判后,一汽豐田全面同意了浙江省工商局提出的要求,并在全國范圍給予RAV4車主補償。
【點評】
在中國沒有汽車召回法律的情況下,中國車主第一次享受到了因車輛召回廠家給予的補償,這不僅是2010年的大事,也是中國汽車史上的大事。回頭來看,無論是豐田汽車,還是中國政府,甚至普通消費者,都會在這次事件中學到些什么。
成績 “中考”成績放榜
【上海通用、東風日產和上海大眾位列完成率前三】
車企“中考”成績已放榜了!這種時候通常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從目前對外公布的成績表看,上半年完成率在50%以上的前三家車企分別是上海通用(58%)、東風日產(55%)和上海大眾(53%),而一汽大眾和北京現代則分別以51%和50%踩線達標。從數字上看,三大自主品牌中奇瑞和吉利的完成率分別是45%和50%,只有比亞迪距離此前制定的100%增長的高目標有點落后,它的完成率只有37%。
從部分數據可以看到,廠家和商家上半年在高壓下還是挺過來了,保證了年初下達任務的完成。但值得警惕的是,這是以犧牲了部分經銷商的利益來實現的,自從年初忙著消化訂單之后,3月底價格就開始扭轉直下。
“傻瓜都能賣車”的2008年是一去不復返了,這也是今年經銷商的普遍共識。多個品牌的廠家和經銷商都坦言,今年上半年依舊瘋狂的銷量數字可能在下半年難以維持。但我們也應該理性地意識到,除了個別自主品牌外,其實主流品牌的經銷商庫存沒有被大肆渲染得那么“高危”,只能說對今年有購車預算的準車主來說是個福音。
【點評】
用個不那么貼切的比喻,現在廠家和經銷商的制衡對消費者而言無疑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競爭越激烈,買家笑得越開懷。
遠征 大眾南下引戰火
【一汽大眾將在廣東南海地區投資5億歐元建新工廠】
中國的土地上并不存在劃江而治,長期盤踞在北方的大眾汽車,并不甘心只在長江以北地區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因此在大眾汽車高調公布“南方戰略”后,一汽大眾最先發起沖鋒,方向——西南,對手——日系品牌,戰略目標——攻下華南市場,增加大眾品牌在華南市場的占有率。
華南市場對于大眾汽車來說一直遙不可及,日系車豐田、本田和日產都在華南建立了生產基地,區域市場的優勢讓德系車在華南市場門前難以找到一塊合適的敲門磚。因此去年年底,大眾公布了醞釀已久的“南方戰略”,在華南地區建廠,以生產基地的轉移來贏取市場份額。
今年6月份,大眾華南建廠項目塵埃落定,一汽大眾將在廣東南海地區投資5億歐元建設新工廠,2013年建成投產,產能將從初期的15萬輛擴大至30萬輛。盡管上海大眾已經暫緩其南下計劃,并表示將繼續擴充其南京工廠的產能,但是攻占華南市場的決心不言而喻,現在正在積極進行網絡渠道和服務方面的建設。
到2012年前,大眾將在中國投資60億歐元,用以提升產能、引進新產品,并最終完成2018年產銷量200萬輛的目標。并且隨著新廠項目落定,以及后續零部件配套體系、動力總成工廠的建立,大眾將切實扎根華南市場。
【點評】
大眾南下向日系車宣戰的同時,南方地區的汽車企業也籌謀北上發展市場,一時間,北車南下、南車北上,各大企業異地建廠,四處擴張地盤,擺出了一副群雄割據的架勢,汽車市場競爭的戰火,已經從終端市場蔓延到了生產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