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從汽車大國到創新強國的跨越”為主題的2011全球汽車論壇10月15日在成都閉幕。與會的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和汽車專家一致認為,汽車產業的創新不能拘泥于傳統創新理念下的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應用,應是汽車全產業鏈的創新。
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王俠表示,入世十年來,中國已成名副其實的汽車制造大國。2011年起,中國汽車產業告別飛速增長進入平穩發展階段。如何迎接挑戰、從生產大國向創新強國跨越這一課題已擺在整個行業面前。專家認為,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建設,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歷經半個世紀發展積累的工業升華,更是全球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必須要走的道路和唯一出路。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說,我國要實現汽車生產大國到創新強國的跨越,尚需付出艱辛的努力,需要積極應對全球汽車市場發展和未來走向的挑戰。充分認識人類社會對低碳、節能的重視,從而不斷催生汽車產業的科技創新。
成都作為西南地區的重鎮,發展汽車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據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葛紅林介紹,近年來,他們在成都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起了汽車產業綜合功能區,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著力引進大批重大整車制造和關鍵零部件配套項目。目前,成都市已積聚大眾、豐田、沃爾沃世界知名品牌和一汽、重汽等國內品牌,形成了轎車、客車、越野車等綜合配套的汽車工業體系。不再局限于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應用,而是以全新產業鏈創新的齊頭并進,使成都汽車產業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