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品質
逆轉邊緣化
海外的路要走通,而當下國內市場的困境,更亟待破局。
“自主品牌汽車正在被邊緣化。”作為最接近一線市場的人士,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遲亦楓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在他看來,一年之前,一些自主品牌的轎車已經陸續撤出亞市,由原來十幾個品牌縮減到10個品牌左右,而今情況又發生了變化,一些自主品牌的4S店可能會改換門庭。
邊緣化,意味著自主品牌無法躋身主流市場,不僅增長空間受限,同時,由于缺少影響力或者品質感不足,我國汽車自主品牌至今仍然沒有溢價能力。
在本屆展會上,記者看到,包括北汽、上汽、長安、廣汽、華晨、江淮、比亞迪、海馬等在內的國內自主品牌整車企業,都在自己展臺的主要位置重點展示了《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中所列舉的政府采購車型。其目的非常明確,希望政府重點采購自主品牌的車型產品,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就此,李偉利認為,要回答“自主品牌未來怎么辦”這個問題,其實答案也不難給出?;仡櫰噺妵哌^的道路,一定是它的國家制度安排和企業的自主創新形成良性互動。因此,我國自主汽車工業迫切需要制度安排,助推自主品牌的發展;與此同時,政府也應促使企業形成自主創新的良性循環,不能讓企業對政策形成依賴。
事實上,很多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已經意識到,除了在產品技術上保持不斷創新的力度,更要在企業戰略層面確立未來自主發展的方向。在長安汽車的展臺上,記者看到了其即將上市的悅翔V5(配置 圖庫 口碑)和長安第一款SUV車型CX35。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龔兵告訴記者:“長安的全年銷售任務安排是上半年占32%,下半年占68%。企業并不懼怕逆勢的競爭,今年要上市的五款新車絕大部分放在下半年。底氣在于長安相信,只要能夠把車的品質做好,就不愁市場。”同時,他也強調,“五國九地”研發模式的創新使得長安已經掌握了90%以上的關鍵技術;而除了技術體系的創新之外,還需要在管理上進行一系列的創新。“整個產業鏈的管理、價值鏈的管理應該講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由此給我們帶來的產出應該講是非常可觀的。”
在廣汽乘用車展臺上,盡管主角只有傳祺轎車和GS5兩款車型,但廣汽集團乘用車副總經理徐育林卻認為,廣汽用3年時間,做出兩款車,都達到了五星碰撞標準。他堅持認為:“延續這樣的品質,我們的品牌就一定能樹立起來。但整車的品質更需要抓好零部件的品質,企業一定要加強監管。”
應當看到,目前,國內主流汽車企業的差異化發展路徑正在形成——多方尋找出路,這對于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是一件好事。而殊途同歸,車企們的共識依然是:“要做好自主品牌最核心的還是品質,而且必須在這條路上快步走下去。”惟有如此,我國汽車自主發展才能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