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郁松表示,進一步加快調價節奏,可以減少因調價周期過長而引發的市場行情失真。
鄧郁松表示,以前調價周期較長,單次調價幅度較大,市場很容易形成無風險的套利機會。如果市場對后期看漲,貿易商會提前囤貨,煉廠也會提前提價,容易出現“一油難求”;倘若市場對后期看跌,大家都不愿意買油,煉廠油品滯銷壓庫,市場秩序也會紊亂。
未公布新機制細則
成品油定價新機制改革的一個方向就是加快調價頻率,將調價周期從22個工作日收窄至10個工作日。這意味著,新機制的出臺可能讓下次成品油調價提早到來。
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認為,近期塞浦路斯救助風波讓市場對歐洲經濟的擔憂進一步加重,國際油價尤其是布倫特油價依然承壓,預計近期仍有望維持低迷的態勢。
程瑞鋒表示,按照新機制“10個工作日內該升就升,該降就降”的原則,新一輪的油價調整有望提早到來,而且方向很可能是下調,預計到4月中旬就可能兌現。
3月27日油價調整落定之后,三地原油變化率將重新計算。目前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雖然宣布修改掛靠油種,但并沒有公布具體細則。市場普遍猜測的阿曼原油將替代辛塔原油成為新的掛鉤油種。
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是英國北海布倫特、阿聯酋迪拜和印尼的辛塔原油。隆眾石化網分析師冉曉睿說,布倫特原油作為原油市場重要定價標桿之一,當前全球60%至70%的原油現貨計價會參考布倫特原油價格。目前,中國每年進口的原油中,大約有30%來自非洲和歐洲,而這兩個地區原油的計價主要參照布倫特原油價格,因此,布倫特原油會繼續作為中國成品油調價機制的重要參照標桿而保留下來。
在中國每年進口的原油中,大約有一半來自中東國家,因此迪拜原油也會繼續作參照標桿而保留下來。
辛塔原油是印尼辛塔港轉運的原油品種,是亞洲地區原油計價的參照標桿之一。近年來,辛塔原油對中國進口原油成本的影響越來越小,而中國從阿曼進口的原油數量逐年增加。阿曼原油品質和迪拜原油類似,也是中東地區原油計價的參照標桿之一,與迪拜原油價差基本控制在2美元每桶之內。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表示,若按“阿曼原油替代辛塔原油”的調整方案計算,新調整后的三地原油變化率仍將負向運行,后期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概率大于上調。考慮到清明假期的因素,預計在4月11日新機制的調價時間窗口可能會開啟。
除了汽柴油價格,4月份國內航空煤油價格或率先下調。
“國內航空煤油價格與新加坡航油價格掛鉤,在每月的1日進行調整。”金銀島分析師劉東琴表示,受國際油價低迷影響,最新一輪計價期內,新加坡航空煤油到岸完稅價約為每噸7436元,較上月下降479元,預計4月1日起國內航空煤油出廠價格隨之下調479元,到4月5日國內航空公司燃油附加費下調也有望隨之下降。(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