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廠商通過不斷壓榨汽車供應商來獲得競爭力顯然不可持續,并存在隱患。
豐田曾拋卻了全球知名的精益生產模式,變成了以成本為主導,以質量為代價的生產方式,最終導致了其大規模的召回,影響了品牌形象。
豐田汽車上一任董事長渡邊捷昭有句名言叫“擰干毛巾上最后一滴水”,可見對成本控制十分嚴格。
在企業實際運行中,對成本的合理控制也是一種優勢,但是在和產品質量的次序上不能混亂。豐田汽車現任董事長豐田章男在總結豐田汽車2010年召回門事件時對中國記者表示,“豐田模式中第一是安全,第二是質量,第三是數量,第四是成本。但最近一些年,在優先順序上出了一些問題,同時,公司內部有些人過高地評價了自己取得的業績,把短期業績當成了發展的標準。”
孫健建議,汽車廠商對供應鏈管理應采用靈活的方式,要求供應商降低成本以及自己控制成本都應該在合理范圍內,不應該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