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進口車高價暴利的消息不絕于耳,確實,在稅費拉升、進口車廠家追求高利潤、消費者為了面子熱捧豪華進口車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國車市的進口車特別是豪華旗艦進口車價格真是高得離譜!
實際上,在進口車高價的背后,是一個斷裂利益鏈!進口車總代理也可以稱為廠家是利益鏈的前端,為了在增長的中國車市多撈金,追求高市場占有率,快速擴張經銷商網絡、時常不切實際的向經銷商壓庫,賣車、賣零配件、賣指定精品等,都能穩賺不賠!處于利益鏈中端的經銷商,近幾年在廠家高任務目標的壓力下,賠錢賣車已是家常便飯,特別是一些投資過億元的新店,高額的運營成本和持續的虧損,讓收回建店成本遙遙無期,一些持續賠錢的進口車4S店甚至出現了退網!位于利益鏈后端的消費者實際是忐忑的。雖然大多消費者不會改變購買豪華進口車的計劃,但他們也擔心過段時間會不會降價,商家在賠錢的情況下會不會宰客等等。
廠家:整車和零配件能讓其穩賺不賠 網絡拓展、銷售計劃一手遮天
根據現行的品牌管理辦法,進口車廠家也就是總代理商有著太多權利,比如網絡數量制定、制定價格和商務政策等等。這并不是說總代理制一定有問題,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歐美等成熟汽車市場,進口車也往往采用總代理制,但是在規定總代理商諸多權利的同時,有很多法規限制總代理商“濫權”,而在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進口車廠家們還是能“一手遮天”。在進口車利益鏈的前端,廠家總是穩賺不賠!
盲目擴張網點追銷量 4S店數量比合資還多
據了解,在進口車廠家成為總代理之前,往往是由幾家主力經銷商充當總代理商的角色,比如之前利星行總代理奔馳、惠通陸華總代理中國北方的捷豹路虎、燕寶總代理中國部分省市的寶馬銷售等等。進口車廠家變成總代理商之后,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對經銷商網絡進行近乎大躍進式的擴張。
在北京市場,盡管消費升級拉動了豪華車的銷售,但網絡擴張的數量比銷量增速快多了。比如奧迪在京的4S店數量現在已經有20家,未來還要增加到30家;寶馬經銷商在京達到20家已經可以預見;捷豹路虎未來在京或至少有10家4S店。其它一些豪華車也都加速網絡布局,這些豪華車品牌4S店的數量甚至超過了主流合資品牌。
經銷商網絡的快速擴張一方面起到了提升銷量、服務消費者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也讓同品牌4S店之間的競爭更加惡化,特別是一些位置較遠、剛開業的新店,只能用低價吸引消費者。
據了解,一家剛開業不久、地理位置相對遠的豪華車4S店,開業時搞團購要賣100輛新車,這可苦了周邊的老經銷商,因為團購的銷量靠的無非就是“賠更多錢賣車”!
“品牌管理辦法如果要改,那么首先應該解決廠家無序增加經銷商數量的問題。比如在一個區域新增加經銷商,是不是經過了嚴謹的市場調研,是不是可以讓現有經銷商投票表決?”一位豪華車4S店的投資人對記者抱怨道。
幾乎是拍腦門定產銷計劃 賣不賣出去是經銷商的事
“說搭售那都是嚴謹的,現在是每個月就分給你一些不好賣的車型,你賣不賣出去那是你自己的事,最后只能賠錢甩賣。”一位進口豪車4S店的總經理告訴記者。“很多時候經銷商是用自己賠錢賣車在為廠家的決策失敗埋單,比如一款車的銷售計劃在制定時能否更加嚴謹,比如聽取經銷商意見、進行更好的市場調研,現在有些廠家的人是在拍腦門定銷售計劃。以銷定產想都別想,完不成任務等著挨罰!”另外一家豪華車4S店的總經理抱怨道。
市場占有率是第一 千萬元儲備零配件
不少豪華車投資人和經銷商都告訴記者,對于汽車廠家來說,市場占有率和銷量永遠是第一位的,口上說的保障經銷商的合理收益,到了實際執行中早就煙消云散了。“追銷量并沒有錯,可是經銷商已經賠錢了,不去想辦法改變一下嚴重供大于求的局面,調整一下商務政策,反而還不斷進行各種各樣的復雜考核,對經銷商總經理各種不滿,真令人寒心!”一位豪華車4S店的總經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