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準進行試車和學習駕駛機動車。
3、不準匝道、加速車道或減速車道上超車、停車。
4、不準騎、壓車道分界線行駛和在超車道上連續行駛。
5、不準右側超車。
6、除遇障礙、發生故障等必須停車的情況外,不準隨意停車、停車上下人員或者裝卸貸物。
7、除因停車駛入或駛出緊急停車帶和路肩外,不準在緊急停車帶和路肩上行車。
8、禁止在行車道上修車。
9、除救援、清障車外,禁止其他車輛拖拽故障車、肇事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10、除執行緊急任務的人民警察外,禁止在高速公路上攔截檢查車輛。
11、不準向車外拋灑物品。
一、提高駕駛員素質是安全行車的首要措施
在高速公路上影響行車安全的諸因素中居首位的是駕駛員因素。各類交通事故絕大部分都離不開駕駛原因,而死亡事故中更是與駕駛員不懂交通法規、安全常識和違章行為較為普遍,精力不集中,疲勞等原因有關。因此,有效地提高駕駛員的素質是高速公路上行車安全的關鍵。
(一)要提高駕駛員的安全素質,提高駕駛員法律觀念和安全意識。做一名合格的、名符其實的駕駛員,就必須接受正規的培訓,以正當的渠道取得駕駛證,牢固地掌握交通法規、駕駛理論和實踐技能,為行車安全打下良好基礎,任何一非正常渠道得到的駕駛證都是“先天不足”的,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二)不斷學習、不斷提高駕駛員的技能。學開車容易,開好車難,開車無事故就更難。駕駛員要想達到行車無事故,就心須不斷學習、提高駕駛技術;虛心學習,經常總結成功的駕駛經驗;盡可能多地掌握車輛方面的知識,做到既會開車又懂車,才是一名合格的駕駛員。
(三)自覺接受安全教育,遵章守法,養成良好的法制觀念.交通意識和職業道德,避免發生可能危及交通安全的行為。法制觀念是駕駛員應具備的素質,也是行車安全的重要因素,要懂得高速公路上交通法規,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辦法》行車。
1、杜絕無證駕駛。我國每年交通事故中因無證駕駛致死亡人數達3000人以上,其主要原因就是無證人員沒有受到過正規的駕駛訓練,缺乏必要的駕車常識,遇到緊急情況就束手無策。
2、防止酒后開車。酒后開車對安全行車危害極大。全國因酒后駕駛造成的死亡人數占全車死亡人數的2%~3.1%,足見飲灑對行車安全的危害。
3、高速公路行車要注意力集中。由于駕駛員注意力不集中,疏忽大意,措施不當,造成的事故大約占事故總數的30%左右。因此,在高速公路行車集中精力,熟知熟記高速公路安全行車常識,才能減少事故的發生。
4、防止行車疲勞。疲勞駕駛是造成重大事故的重要原因,在高速公路上長時間行駛,會產生心理和生理疲勞,使感覺機能降低,判斷失誤和操縱失誤增加。再加上一些重效益輕安全,不顧疲勞長時間駕駛埋下了事故的隱患。高速公路行車一定要防止疲勞駕車。
二、要懂得高速公路上安全行車技術
(一)熟悉哪些車輛和人員不得進入和未經批準不得進入高速公路。根據《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辦法》,拖拉機、農用運輸車、電瓶車、輪式專用機械車、全掛牽引車以及設計時速低于70公里的車輛不得進入高速公路。機動車載運危險物品必須經公安部門批準后,按指定路線、時間、車道、速度行駛,并嚴格遵循危險物品的包裝方法及注意事項,懸掛明顯標志;機動車載物長度和寬度超出車廂,高度超過《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定的,必須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后,按指定路線、時間、車道、速度行駛,并須懸掛明顯標志。實習駕駛員不準駕車行駛高速公路。行人、非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