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已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百姓的家中,汽車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存在著潛在的危險。交通事故每天都在重復地上演,據了解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已經突破10萬,令人觸目驚心。交通事故離我們有多遠?為什么屢見不鮮?有沒有杜絕的辦法?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千萬次的問,每一名汽車駕駛員在開車上路之前,不但要掌握交通法律法規及汽車機械常識,更要了解安全行車常識,因為,這是減少交通事故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一、自覺遵守“交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用來規范駕駛員的行為,以確保交通安全及車輛行駛暢通為目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大部分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駕駛員遵守交通法規是為了行車安全,而不是為了做給交通警察看。如果每一個汽車駕駛員都能夠認識到這一點,那么,遵守交通法規就真正成為了自覺的行動。然而,有相當一部分汽車駕駛員并做不到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在沒有交通警察或電子眼監控的路面,超速行駛闖紅燈的現象可以說是屢見不鮮。恰恰就是因為這些人對交通法規的漠視,不但保證不了自身的安全,還使很多無辜者慘遭不幸。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請您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二、熟練掌握“機常”
熟練掌握機械常識對行車安全是非常必要的,但大部分人認為,我會開車就行了,學那么多有什么用。常言道:藝不壓身。多學一些知識不會成為自己的負擔,相反,在駕車中會減少一分危險、增添一分自信。其實,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掌握一些機械常識,并不是讓人人都成為汽車理論或故障分析專家。比如說,如果你知道剎車的工作原理,在剎車時剎車片與剎車盤或剎車鼓摩擦產生阻力,從而降低車輛行駛速度直至完全停止運動。在這個過程中剎車片與剎車盤或剎車鼓摩擦產生阻力的同時,也產生大量熱能,尤其是車輛在下長坡時,如果長時間踩剎車就會使剎車系統過熱,導致剎車失靈或起火。如果掌握這些知識就不會犯一些常識性錯誤,下長坡采用點剎或降低擋位的辦法,不使用空擋滑行,隨時保持正確的操作與合理的車速,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三、集中精力駕駛
《北京市實施 辦法》中第九十七條規定,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200元罰款:(一)撥打、接聽電話、觀看電視的;……(三)連續駕駛超過4個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的;以上的規定目的是使駕駛員保持充沛的精力,集中精力駕駛,這是確保行車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很多駕駛員總是不以為然,自認為沒事,還有的認為這是小題大做,這都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因為精力不集中所發生的慘劇已不勝枚舉,在這些慘痛的交通事故案例中,難道還不能讓我們吸取教訓嗎?
說實話別說是開車,就是騎車或走路,交通安全的警鐘在我的心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鳴響。我時常告戒自己:行車萬里事故出在一米。就是說,無論你有多長的駕齡,也無論你駕駛經驗多么豐富,只要你有一時的疏忽,事故就很可能發生。
四、增強“職德”意識
開車上路應該具備最起碼的職業道德,那就是安全禮讓,這一點對安全行駛是非常重要的,但相當一部分駕駛員好像很難做到。好勝心理嚴重,認為自己的車比你好,自己的技術比你高,我憑什么就應該讓你?殊不知這種互不相讓的錯誤心理,往往是造成交通堵塞甚至發生交通事故的根源。
其實,交通事故率的上升,不應該與車輛的增長成正比,而是與駕駛員的守法意識、駕駛技術以及職業道德水準息息相關。我開車的時候從不逞強,總在告戒自己,別以為自己駕駛經驗豐富就與別人爭道搶行,每一個駕駛員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在給他們帶來方便的同時,自己也同樣會得到方便。絕不能將“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用在行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