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陳俊在市建筑勘察設計院調研
副市長徐明非在市建筑勘察設計院調研,共商發展藍圖。
——商洛市建筑勘察設計院榮獲建筑行業(建筑工程)甲級資質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唐淑君 劉桂芳)
在商洛1.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活躍著一支勇于創新、吃苦耐勞、敢打硬仗、樂于奉獻的團隊。這個團隊,用雙手托起的信念,用腳步邁出的勇敢,為建設美麗商洛、幸福商洛作出了無私的奉獻;這支團隊,用一頁頁飽含心血的圖紙,用一幅幅浸透才智的藍圖,闡釋了“秦嶺最美是商洛”;這支團隊,從北京帶回了振奮人心的喜訊,成為商洛首家擁有建筑行業(建筑工程)甲級資質的科研機構。這支團隊就是商洛市建筑勘察設計院。
歷程:櫛風瀝雨 一路高歌
滄海橫流,星移斗轉。時間上溯到49年前的1965年,當時的商洛和全國一樣,剛從“三年自然災害”中走出來,商洛市建筑勘察設計院在這樣的背景下宣告成立,可謂是“奉命于危難之間”。
成立之初,辦公條件差,設備簡陋,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當時的商洛城鄉,五層以上的建筑幾乎沒有,“勘察設計”對人們來說還是一個陌生概念。是改革開放的春風為商洛市建筑勘察設計院提供了用武之地,建筑勘察設計院一馬當先,全院職工精神抖擻,積極投身于商洛經濟建設的滾滾洪流中。
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高歌猛進。經過近50年的發展,如今的商洛市建筑勘察設計院有職工120多人,隸屬于商洛市城鄉建設規劃局。內設“三室八所兩分院兩公司”,“三室”是經營室、財務室、辦公室;“八所”是建筑所、規劃所、結構所、設備所、監理所、地勘所、市政所、造價所;“兩分院”是西安分院、鎮柞分院;“兩公司”是秦東公司、陜西同城置業公司。院內有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工程師35人,國家注冊建筑工程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設備工程師、注冊規劃師、注冊建造師、注冊巖土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等26人。在硬件設施方面,該院配置有各種正版設計軟件,同時擁有大幅面繪圖儀等先進設備。全院建有局域網并擁有獨立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工程設計實現了網絡化管理。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商洛市建筑勘察設計院已形成了一支以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市政工程設計、巖土勘察、園林景觀、工程監理、工程測量、地籍房產測繪、可行性研究、項目策劃、項目開發及建設為主的專業技術隊伍,是商洛最具綜合實力和發展活力的綜合性科研單位。
創新:凝心聚力 開拓進取
對一個企業來說,創新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提高效率,適應市場需求。商洛市建筑勘察設計院一班人馬深諳其中道理,秉承“扎根商洛,立足西安,面向西北”的發展戰略,勇于創新,樂于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創新中騰飛。
放手經營,提高效益,創新經營理念。商洛市建筑勘察設計院堅持“人才興院、科技強院、質量建院、特色辦院、文化立院”的經營宗旨,在放手經營上作文章,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著力創新自主經營理念,提升協調服務能力。特別是各所室負責人發揮主體作用,加大與各縣區、各部門的對接力度,及時掌握各方面的信息,跟蹤落實項目,為該院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二是拓寬市場業務范圍。由成立之初建筑設計,逐步增加了城市規劃、工程監理、市政工程設計、工程咨詢、工程測量等業務。為開拓市場范圍,成立了西安分院和鎮柞分院。三是做好謀劃開拓。謀劃了一批在市內有影響的標志性設計、規劃和監理項目,打造了品牌,提升了形象。如市幼兒園工程設計、商洛市綠道網規劃、全興紫苑規劃設計監理等。四是提升經營業績。全院上下搶抓機遇,自我加壓,把提升效益、爭創經營新業績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各所室按照分配的目標任務,制定計劃,明確措施,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和承包合同,并建立日常考核考評機制,確保目標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