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藺艾舍)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洛南縣金雞銀蛋養殖公司卻是另一種景象。封閉式籠養雞舍外草木發芽,春花吐蕊,環境潔凈優美;雞舍內氣溫如春,暖意融融,場內無任何臭味、異味,環境舒適宜人。
如何做到既能養好雞,又能生態美?洛南縣金雞銀蛋養殖公司綠色循環養殖模式回答了這一問題。地處洛南縣云蒙山下石門鎮楊河村的洛南縣金雞銀蛋養殖公司創辦于2014年。當時雞蛋價格充滿誘惑,然而臭氣熏天的雞糞污染又嚴重破壞著生態環境。為了解決養雞糞便臭味大、病菌多、形態稀、難治理難題,公司采取股份合作制,籌資1000多萬元從河南引進“封閉式零排放”養雞糞便處理工藝。在封閉式籠養雞舍內的籠架下面,建設雞的糞便聚集坑池,一面山墻上安裝水簾,另一面山墻上安裝排污風機,雞舍糞溝加入專用防腐分解藥劑,用風機抽除雞糞臭味后然后風干,既去除了臭味又能將風干的雞糞用于生產有機肥。雞舍外圍栽植刺槐種有蔬菜和花卉,形成綠色屏障。
雞場建成投運以來,堅持品種優良化、雞舍標準化、飼料精細化、雞糞無害化、產品綠色化的生產標準,不斷在環保設施、飼料供應、蛋雞養殖、雞蛋銷售等重要環節實施科學管理、誠信經營。特別是通過地溝式堆積發酵的工藝流程,改變了以往養殖中雞糞打掃、收集、晾曬的人力、財力浪費,顛覆了以往養雞臭不可聞、污染環境的弊端,真正實現了蛋雞養殖零排放、零污染。
循環利用,不僅實現雞舍污染物零排放,而且延長了產業鏈,大大增加了企業效益。目前,該公司七棟雞舍養殖蛋雞10多萬羽,除主產雞蛋和肉雞實現年產值2000多萬元外,產生有機肥4000多立方米,產值最少可達到40多萬元。同時,安置農村剩余勞力20多人,帶動周邊200多戶致富。
通過循環,養雞實現了現代化,達到生態美與富百姓的統一,實現了環保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三贏。據悉,該公司是陜西省蛋雞生產第一家實現全封閉、零排放的企業,為我市乃至陜西省蛋雞養殖糞便污染問題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