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內地許多人不喜歡上海,認為上海人浮夸勢利,但上海作為中國時尚中心的地位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有過許多城市試圖挑戰它,可是上海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傳承依然無可比擬。
幾年前我參加過芝華士25年在上海的上市發布會,場面和陣容都堪稱豪華,也就是在這次酒會上我才知道百年前芝華士已經踏足上海灘了,在這支高檔酒的發布路線圖中,其發祥地紐約作為了第一站,第二站便是既有現實市場地位又有歷史傳承銜接的上海。
如今中國已經是全世界上升速度最快的洋酒消費市場,洋酒公司和時尚酒吧的駐足把上海又重新拱上了三十年代流金歲月時的地位,據說北京的酒吧也就是氛圍熱烈,玩情調還得數上海的酒吧。
就以我掄著威士忌泡吧的經歷而言,中國幾個主要的時尚消費城市都轉過了一圈,忍不住也想酒后胡說八道一番。
深圳幾乎可以不加評論,那只是一個香港的衍生產品,在喧囂和暴露的夜場里,威士忌的銷量倒是不少,只不過通常以百齡壇勾兌冰綠茶為主。與深圳毗鄰的香港卻復雜很多,九七之后這個城市多了一種憂郁氣質,威士忌的底蘊應該說深不見底,但似乎只是老家伙們回憶的維多利亞榮光,沒有移民走的年輕人則努力追逐著紅酒和清酒的時尚,仿佛遺忘才能治療失落感。
廣州這個城市太平民化,計較性價比使得消費理性得有些冷淡,加之是假酒的重災區,所以永遠是一種不溫不火。
北京則是一群外地人在鼓噪時尚,什么都有,但什么都不屬于這里,后海酒吧里的威士忌和普通的百貨大樓差不多,因為也沒多少人認為這里住著安逸。
唯獨在上海,追求時尚成為了一種常態,這里的氛圍就是把人往上流社會逼,沈宏非在廣州寫出了《寫食主義》,在上海則折騰了一本《上流社會知識競賽》,正因如此,威士忌之類的洋酒才會在這里擁有“群眾基礎”。
威士忌達人范庭略帶我去了盧灣區永嘉路上的一家據說是中國最好的SINGLE MALT酒吧,架上的貨色果然琳瑯滿目,令我才在網站上閱讀完畢的ARDBEG“漩渦”版本也在售了,價格不便宜,可也不像廣州的“丘吉爾”吧那么驚人,一“撇”大概一百多吧。
有人問我是不是想往上海竄了?哥喝的不是時尚,哥喝的是威士忌,廣州這地方呆著習慣,威士忌也會慢慢多起來的,而上海若干年后又不知在折騰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