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疲軟,價格拉大
美國《華爾街日報》7日報道稱,最近幾個月,隨著歐元兌美元和人民幣匯率下跌,歐洲奢侈品在中國大陸與海外的售價差距進一步拉大。同一款奢侈品在海外的價格比在中國大陸的價格一般要便宜近40%。以路易威登(微博)人氣頗高的手提包Speedy30為例,該手提包在北京和上海的售價為人民幣6100元,而歐洲的售價則為500歐元 (約合人民幣3949元);再比如,香奈兒(微博)的小包TimelessClassicFlap在法國零售價為3100歐元(約合人民幣24487元),而同一款產品在中國大陸卻賣到人民幣3.7萬元。
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奢侈品廠商面臨兩難境地:若在中國大陸對產品實行降價,不僅會擠壓利潤,還可能會破壞品牌聲譽,而在歐洲漲價則可能會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進一步打擊當地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不過,專業人士警告,價格差距越來越大,已達到了非常不合理的地步,企業需要迅速做出反應。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路易威登首席財務官讓-雅克-蓋恩伊的話說,2012年第一季度歐元兌人民幣的匯率變化使得中國大陸與歐洲的奢侈品差價增加到47%。來自路易威登集團的消息稱,由于海內外差價創下歷史高位,其在華業務目前受到了影響,不過該集團沒有明言是否將調高公司產品在歐洲市場的價格。
相比之下,普拉達等奢侈品公司的表態則更明確。普拉達發言人說,如果歐元持續疲軟,為了減少與中國大陸產品的價差,該公司可能會考慮將產品在歐洲的價格提高最多10%,“當然我們不會提高在中國內地的價格。”
多個品牌銷售額仍大漲
雖然許多歐洲國家經濟并不景氣,但奢侈品供應商基本上沒有受到大的影響。普拉達6日表示,由于受到亞太地區銷售額增長45%的提振,該公司本財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大漲了37%。卡地亞(微博)珠寶所屬的瑞士歷峰集團說,該公司預計本財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將出現20%到40%的增長。
此外,路易威登集團和愛馬仕最近都表示,有信心在2012年取得強勁業績。而古馳(微博)的所有者法國巴黎春天百貨上個月表示,該公司預計今年的表現將勝過去年。
中國游客對奢侈品行業貢獻巨大。分析認為,中國出境游業務近年來蓬勃發展,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人受到了海外奢侈品的吸引。根據咨詢公司盛富證券分析師托馬斯·梅曼估算,中國消費者去年到歐洲、新加坡及香港旅游,每次平均花費1.1萬歐元購物。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公司瑞士歷峰集團董事長兼CEO約翰-魯珀特說,“幾年前,本人曾說過,稍不留神,整個歐洲很快就會成為中國游客的露天博物館。如今這種狀況基本應驗。”(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