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納稅能夠在短時間內給國家帶來巨額的利潤,但換回的是數以百萬的失業人員,數以千億的內需灰飛煙滅。”他認為,電子商務是新興行業,需要國家的支持。
“傳統行業不能因為嫉妒別人高速發展而發表這樣不負責任的言論。難道初期,線下企業就沒有獲得過國家扶持?沒有過減稅扶持?沒有過出口退稅扶持?” 新京報記者劉夏
■ 各方核心觀點
淘寶網:不反對對電商征稅,但反對現在這個時期征稅。根據此前的數據,目前94%的淘寶賣家營業額在24萬元人民幣以下,大多數不在征稅的范圍之內。滿足繳稅條件的商家,已經在線下開始繳稅。若現在對個人網店強行征稅,會打擊微型經濟的積極性。
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中國當下電商交易的90%是以C2C的形式從事B2C的交易,約一半交易量游離于法律監管之外,進而導致假冒產品充斥、侵權現象嚴重。應該加強網店征稅,強化政府對C2C網商的管理。
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經營納稅天經地義。網上經營最大的好處是公開透明,通過平臺,征稅成本極低,成本低稅率也可以低,不知征稅惹惱了誰。
步步高商業連鎖董事長王填:與實體店相比,網絡購物“不開發票,不上稅”已成為潛規則,對實體零售不公平。他建議國家應盡快對電子商務繳稅立法。
■ 律師說
“對網店征稅在法律上處模糊地帶”
北京天地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法學博士鄧志松昨日認為,是否對電商征稅,這在法律上仍處于模糊地帶。稅法規定對各種經營行為都要征稅,條文層面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落實到具體層面,電子商務和傳統實體店不同,電子商務是無形的,雖然它也是經營行為,也有增值的過程,但從法律上講目前沒有針對它的實施細則,沒有嚴格的實施辦法,所以不能說他們目前不交稅就是偷稅漏稅。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郭國中也表示,目前稅法中沒有任何條文對電商征稅進行規定,稅法主要規定了對實體企業的常設行為進行征稅。如果稅法作調整,可能要補充針對電商的相應稅種,而除了涉及到稅法,還可能涉及到會計法,公司法也要做相應調整。
此前淘寶曾回應稱,針對中小賣家征稅實際是“對年輕人的希望征稅”。
對此,鄧志松認為,可以從法律上對電商進行一定的規范,但是制度設計上要區別對待,對營業額較小的商戶設立免征額,超過免征額的再根據營業額大小來看是按個人所得來交稅還是按增值稅來交。
郭國中說,中國電商還處于發展階段,從消費者角度還是希望電商行業繼續發展完善一下,如果現在就開始對其征稅,可能壓力會無形地轉嫁到消費者和供貨商身上。目前這個時候征稅,可能并不是一個很好的時間節點。
■ 行業分析
“根本上是實體企業與電商大戰”
隨著蘇寧在電商的高速路上不斷提速,蘇寧易購和幾家電商巨頭的摩擦不斷加劇,不時爆發口水戰。行業人士認為,張近東的提案讓蘇寧和淘寶的矛盾公開化,而此事件根本上則是實體企業和電商之間的大戰。
2009年8月蘇寧易購上線運營,2010年兩會記者問張近東,怎么看電商的發展。張近東當時認為,電商只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是個補充,不可能對實體零售的主體地位產生沖擊。2011年兩會期間,同樣的話題,張近東認為B2C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電商不能靠忽悠。這一年,蘇寧易購開始發力,張近東給蘇寧易購定下80億元的應收目標,但蘇寧易購實際營收59億元。2012年兩會,張近東表示,雖然目前蘇寧易購距離京東、天貓等仍有差距,但易購只要按方針發展,國內還沒有人能在三五年內和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