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容會先易后難
地方房產稅試點擴容與全國房產稅全面開征并非一回事。
“試點擴容極有可能,但全面開征仍沒有任何消息。”王朝才稱,他所了解到的消息是,中央層面有關部門仍在調研中。
新華社5月13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透露,“記者了解到,針對‘長效機制’的調研正有序進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本屆政府樓市調控的‘關鍵一招’。”
本報記者從三個不同信源渠道采訪了解到,針對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所做的調研,在去年十八大結束后即已作出部署。該調研結果將成為房地產調控下一步決策的重要參考。而所謂長效機制,就是以房產稅為核心的改革方案。
房產稅作為長效機制的一部分,一直備受關注。就此前的試點看,上海方案只針對增量征收,重慶主要針對高檔住房征收。上述業內認為,如果試點城市效仿上海或者重慶模式,由于稅基偏窄、稅率偏低,程度顯然不夠大。但改革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一定會先易后難,如果先對增量征收就會減小阻力。
另外,據財政部上述消息人士稱,房產稅試點城市擴容也會先易后難,而這很大程度要取決于當地政府的積極性。
上述業內同時指出,房產稅的試點方案都將是暫時的,大方向一定是全國性針對存量房開征。
北京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志認為,房產稅是否在全國層面力推,可能還要看今年6月份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如果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不妙,房產稅也許就會緩行”。
“推房產稅影響預期,我們進行4月內部分析時就曾經得出結論,房地產對于宏觀經濟的影響應該是中性的,如負面或更甚,條件不允許,會導入滯脹,加劇對抗,于改革不利。”陳志認為,7月上旬應是個窗口期,也是道坎,宏觀還需看外部環境以及貨幣政策。總之,改革的推行,要看到許多政策存在兩難抉擇。
但陳志判斷,從根本看,房產稅試點仍然會緩慢推行。
不動產登記制鋪路
陳志同時指出,一些針對房產稅的爭議也需要考慮。比如房產稅究竟是什么?陳志認為,推廣房產稅,如果不改稅制,可能難以獲得輿論支持,不調稅收結構難以減輕人們的稅負,并且難以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浙江大學土地管理系教授楊遴杰就對房產稅的全面開征表示異議。
“房產稅該不該征收還沒有說清楚,現在討論手段還尚早。房產稅在國外是一種財產稅,而我國的商品房只有70年產權,業主沒有房屋的永久產權。既然如此,70年到期后的土地升值部分歸誰還沒有明確,就開始討論房產稅征收手段還尚早。”
業內比較贊同的一種征收建議是,房產稅的全面開征應該是以家庭第三套起征為基礎,實行累計稅率。該方案主要是為了打擊多套房持有者。另外,應在推行結構性減稅的同時,開征房產稅,以確保居民的稅負指數有所下降,至少不增加。
盡管爭議尚存,房產稅的相關技術準備工作仍在進行。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5月16日公開表示,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提出,減少部門職責交叉和分散。房屋登記、林地登記、草原登記、土地登記的職責,整合由一個部門承擔,并進一步明確要求,由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法制辦、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負責,2014年6月底前出臺不動產登記條例,并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另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也于近期表示,4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已完成,按照住建部的部署,到今年年底,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應該完成聯網。
而顯然,住房信息系統的聯網和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為房產稅的全面開征準備了充分的技術條件。 (上海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