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作假需要多管齊下
卓小勤認為,當務之急是通過立法確立病歷的“檔案”性質,從法律制度上加強行業監管、引導行業自律。既要對病歷修改等環節作出更加嚴格的規定,又要加大對撕毀、造假病歷的執法力度。
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副處長劉宇認為,當前對于病歷到底是部分能夠復印,還是全部能夠復印,相關法律法規應該進一步明確,以便于操作,使行業能夠更加規范運行。
不少專家建議,整治病歷造假應加強行業監管,如加強對醫學會等方面的監督管理,清理病歷造假的不正之風。
信息化時代,病歷電子化是大勢所趨,如果以病歷電子化為契機,加強技術監控,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可以保證病歷的真實完整。卓小勤認為,盡管病歷電子化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并不能就此全盤否定病歷電子化,相反,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當前應繼續推廣電子化,同時引入軟件開發商,開發出新軟件以保證每一步的修改都有記錄,并且所有修改都不能被撤銷和掩蓋,能準確記錄患者就醫的全過程中每一個環節,從技術上規避篡改病歷的空間。另外引入第三方,對相關數據進行監控保存。
專家認為,從根本上來看,醫患關系并不是對立的,而應該是一致的,醫生的出發點是治病救人,與患者就醫康復的根本目標一致。為避免糾紛,應考慮將醫療全過程對患方公開。(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