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萬余元退耕還林款哪去了?
王通村民盼望上級徹查給本明白賬
今年來,記者多次接到江夏區胡泗鎮王通村群眾舉報,反映村干部8年虛報冒領退耕還林補助款38.745萬元,至今沒有一本明白賬。
19日,記者來到王通村調查,沿途,苗木郁郁蔥蔥。問起村里虛報冒領退耕還林補助的事,許多村民都表示知道。村民呂定云說:“我們冤啊!至今背著黑鍋。”
網上驚現“領款人”
村民知道這事,得益于國家機關政務公開。
一次,5組村民鄭本榮登陸江夏區財政與編制政務網發現:村支部書記、副主任、婦女主任、鎮干部及其親友名下,退耕還林面積無中生有、以少報多,有的虛報800倍,領款人甚至還有假人名、死人名。
村支部書記鄭凱的父親鄭正才、胞弟鄭林,無一分退耕還林面積,卻在2003年至2010年,分別虛報面積24畝、89.2畝;其堂叔鄭正新,家有退耕還林面積2.8畝,卻又另外上報17畝,8年合計虛報136畝。
一名鎮委副書記的父親、母親和嫂子也出現在領款人名單上,除了其父親實有退耕還林面積2.7畝外,以3人名義8年虛報面積134畝。
村副主任陳邦平,家有退耕還林面積6.3畝,但另外又上報兩處17畝,8年虛報56畝;其妻盧冬梅,2008年至2010年,3年合計虛報398.4畝;其胞弟陳衛星名下,2009年至2010年,上報7處退耕還林地塊49.6畝。
村婦女主任夏宜芳,家里實有退耕還林面積6.3畝,已以其丈夫名義上報后,又以她的名義虛報 25.1畝,8年總計虛報200.8畝。
還有一個領款人名叫徐龍軍,8年虛報120畝,而村里根本沒有這個人。
區財政與編制網上,領取補助的名字不斷變化。原來,2003年至2005年,鄭凱借助其父親、胞弟、老同學、關系較好的原組長、鎮委副書記的嫂子和已經死亡的村民徐龍慶名義,虛報冒領退耕還林補助。
2005年,村民開始向上級反映;2006年至2007年,村里虛報冒領停了兩年;2008年開始更換新名字,并把過去停了的又補上來。2011年,因村民反映,上級暫停了胡泗鎮的退耕還林補助款的發放。
2003年,國家每畝補助280元,從2004年起,每畝補助230元。8年時間,村里虛報退耕還林面積1597.5畝;虛報冒領國家退耕林補助38.7425萬元。村民反映,雖然財政局將款打在農戶存折上,但這些錢都掌管在鄭凱手中。
村民盼個說法
記者就此采訪胡泗鎮紀委書記劉明林和村副主任陳邦平,他們都否認是虛報冒領。
他們說,原來種地要繳稅費,一些農民不愿繳或外出打工,土地拋荒較多,村里就把這些地撿起來種樹,并與這些村民達成協議,用退耕還林補助抵繳拋荒的稅費款。因國家退耕還林補助款只對農戶發放,不對村集體,所以只能借助農戶的名義。他們稱,區紀委、區監察局、區林業局和省林業廳都來調查過。
對此,鄭本榮認為,他們說的完全是假話。他說,村里所有農戶,包括在外打工的,只要有退耕還林面積的,財政與編制網的花名冊上都有,村里沒有扣過任何農戶的退耕還林補助款,從沒聽說過哪個農戶退耕還林補助被村里抵扣。2005年后,連農業稅都不繳了,種地還有糧食補貼,有誰會丟掉土地,讓村里種樹拿補助呢?
他說,心中沒有鬼,為什么2005年村民反映后,村里停止兩年上報?為什么要更換領款人的名字?他還說,他是實名舉報的,去年,上級確實來找他了解過情況,但調查結論從沒跟他見面。
現在村賬屬鎮財政所管,這些現金在村支部書記手中,最后哪里去了?退耕還林是國家政策,胡編濫造名單,套取補助,是不是應當受到處理?村民們強烈要求上級徹查,給個說法,不能不了了之。(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