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商務部部長姜增偉介紹流通產業發展和保障市場供應情況,并答記者問。
記者:
剛才姜部長發言中提到市場中存在著產品質量低劣、制假販假的問題,也包括有商業欺詐,請問姜部長對此怎么看?是不是因為目前市場誠信缺失造成這些問題?有沒有什么應對的解決辦法?
姜增偉:
我覺得這是一個社會媒體和消費者都關注的問題。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中下了功夫,取得了成績。但是存在的問題都集中反映在商務誠信上。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商務誠信是核心之一。但是,這方面問題的出現確實值得我們深思,主要是產品假冒偽劣、消費欺詐,甚至包括惡意拖欠貨款、虛假促銷以及零供關系所產生的不正當獲利,這些問題我認為不僅影響了社會秩序,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敗壞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必須下決心解決。
既然我們講誠信是商業發展的基石,應該說誠信也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所以我覺得,一定要遵循誠信為本、公道守規、貨真價實、服務優質的理念,企業才能發展,消費者才能得到實惠,社會才能夠和諧。當前我們重點開展打擊侵權和假冒偽劣,簡單介紹一下。
第一,專項打擊,堅決不能手軟,露頭就打。
第二,凡是在我們的商品經營行為中出現欺詐消費者、喪失商業誠信底線的活動,我們作為商務工作一個重點,正在研究對于長期缺信失信的經營企業,建立黑名單制度。與此同時,開展商務誠信建設工作,主要是樹立誠信意識,誠信意識體現在哪里呢?首先商品要貨真價實,二是服務要春風如面、賓至如歸,三要有百年老店品牌意識。所以,更多的競爭應該體現在服務和營銷方式上,絕對不是一種價格上的競爭,甚至是欺詐價格的競爭。
姜增偉:
第三,開展專項治理和專項教育。9月份,我們在十個城市開展商務誠信專項試點教育,包括京津滬豫,所有商家店鋪都要堅持誠信的理念來開展經營活動。對于商業領域里存在的道德缺失、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產權等問題,必須要進行全面的制止和清理。在這方面,我想借這個機會,請我們的新聞媒體進行監督。
在這里簡單提出三個案例,跟大家講一下在這方面商務部的態度和決心。第一,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不知道大家現在還有沒有這種感覺,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國務院已經決定由商務部進行管理,多用途由人民銀行來管理。所謂的單用途,就是商業企業自身發的,在本企業的購置卡,先交錢后買物,有的發卡時間已經到了2015年,等于是提前把錢拿回來。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經營方式或者融資渠道。但是我們有的企業并沒有真正用于商品經營環境、擴大商品規模和正常經營等方面,而是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有些甚至用于房地產方面的經營,風險問題突出。
還有個別發卡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以各種方式來渲染自己的服務到位,開展打折優惠,一段時期后甚至出現了人走樓空的情況,還有推銷不當、腐敗的問題,我們有必要進行管理。所以,我們最近專門研究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近期馬上就要下發,與銀行、擔保、保險機構和工商等執法部門加強對預付卡的管理。也就是說,老百姓提前預付的錢,一定要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不僅僅要把錢花足,而且提供的服務也要到位。
姜增偉:
第二,零供關系的問題。大家知道,零供關系主要就是濫用零售商的支配地位,收取不應該收取的費用。收費一定要有服務,該收的要收,不該收的絕對不能收。但是我們現在的營銷方式,在大賣場這一塊,收費是一個普遍現象。我們所講的零供關系,要治理的重點就是不該收費的,比如通道費和違規收費等其他事項。今年3月份公安部、財政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部門專門下發文件,調整零供關系。當然,零供關系問題也很復雜,不僅僅是零售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也有強勢的供應商、地產商,也存在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