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份文件標準相差巨大
按照上述報道,記者找到兩份衛生部針對塑化劑限量的文件,一份是2011年6月13日,國家衛生部辦公廳發出《關于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文件稱: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即塑化劑)可用于食品包裝材料的增塑劑,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嚴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劑中人為添加。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的鄰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殘留量分別為1.5mg/kg、9.0mg/kg和0.3mg/kg。
另一份在衛生部官方網站沒有搜索到,但在百度文庫中,可以看到一份類似于掃描的文件:于2011年8月29日發布的《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通報食品用香精香料適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物有關問題的函》(衛辦監督函[2011]773號),其中稱: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總含量不超過60mg/kg的,可運行繼續生產銷售和使用。
專家:醬油、醋應屬食品
昨日,“衛生部對食品中塑化劑含量標準不一,前后矛盾”等說法,在網上風傳。然而,記者從相關專家和行業協會處了解到,醬油醋是食品中的調味品,并非食用香精香料,應按照食品及食品添加劑中殘留限量標準,也就是551號文件的規定來生產并監管。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稱醬油、醋有另一套塑化劑殘留限制標準的人,首先沒有搞清楚醬油醋的概念。醬油醋是食品,而不是食品添加劑,更不是食用香精香料,因此,食品中的醬油醋等調味品,只能遵循衛生部551號文件中的標準。 (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