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縱深
“我們也是這件事情的受害者。”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飲食服務中心主任謝建鋒在接受記者采訪之初,就無奈地指出:“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現場檢查之前,包括政府監管部門在內沒有任何一家單位對涉事的米粉及廠家作過通報或宣傳報道,所以我們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據其介紹,該學院曾長期購買這家問題生產商的米粉使用。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我們也是受害者
針對此事,校方解釋稱,所采購的原“翠竹排米粉”是經正規批發采購來的,批發商為南泰批發市場的“廣州市海珠區南石頭恒利食品經營部”,批發商的證照齊全、經營規范。記者查閱負責人給出的涉事材料發現,采購的原“翠竹排米粉”生產廠家“東莞市道滘聯合米制品廠”,該廠證照齊全、每批次產品的檢驗合格報告由廣東省質量監督食品檢驗部(東莞)、廣東省東莞市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在有效期內提供。“我們與批發供應商簽訂了《購銷合同》、《食品衛生安全責任書》等,確是可以究責的。”謝建鋒說。
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現場檢查后,該校食堂在當天就停用了該品牌米粉,如今,食堂使用的是“廣發牌”米粉。“那能保證現在的米粉是安全的么?”面對記者的提問,一名工作人員激動地說:“我們也不是檢測部門,沒有權力也沒有技術,我們只能根據有關部門給出的公告,盡量避免一些不合格的產品。”
行業人士分析指出:“質檢報告中的內容,都是真實有效的,但在南方日報曝光‘湖南毒大米’事件之后,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開始將鎘列為檢測項目,之前這個項目是不在檢測之列的。”
只檢測“鉛含量”和“總砷”
記者昨日在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看到,被檢測出鎘超標的翠竹牌米粉擁有“廣東省質監產品檢驗站(東莞)”出示的檢測報告,其中顯示,排粉各項指標均合格,在重金屬項目中,檢測報告中只檢測了“鉛含量”和“總砷”兩項。
在采訪中,東莞市質監局局長羅曉勤強調,東莞市質監局一直都有在食品檢測報告中做重金屬檢測,但為何事發前無鎘檢測項目?他回應稱:“質監檢測有兩種,一種是企業委托第三方檢測,一種是質監抽查。相對來說,抽查很有針對性,像最近一次抽查,是以檢測重金屬為重點的,所以檢測得比較全面。”
同批次生產的米粉流向了何處?查明后是否會向公眾公布?“重金屬鎘”會否成為以后食品類檢測的必測項目?面對這些問題,羅曉勤表示,食品問題至關重要,也十分敏感,按照相關規定,只能由食安辦方面來發布信息來源,至于以后會怎么樣,還要等相關部門統一部署,再安排行動。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該“翠竹牌”排米粉來自東莞市道窖鎮小河工業區的廣東東莞市道窖聯合米粉廠,而這個廠在各類電子商務網站上,均留下了多個銷售熱線和銷售網頁。記者致電其中一個銷售熱線,對于鎘超標米粉事宜進行核實。
接電話的一位葉姓先生表示,該廠在各類電子商務網站上,設有七八個銷售聯系方式,全廠有十幾個銷售出口。所以,該廠產品是否銷售到了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他本人并不清楚,不過他本人每年經手的米粉銷售量,就達到了數百噸。
涉事米粉廠大米來自湖南
但是道滘聯合米粉廠長梁先生談及此事,連稱“倒霉”。他表示,今年4月中旬,因為缺米生產,遂從湖南常德一家大型米廠進貨12噸大米,對方送來的質檢報告全都合格,但不涉及鎘含量。“我們自己送檢發現鎘含量較高,差一點超過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