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的一天,郭志亮專程從焦作趕到鄭州,將厚達24頁的英文訴訟書送到郭力手中。
一個普通市民,狀告大名鼎鼎的美國公司!消息一出,受到國人廣泛關注。在此期間,一家知名網站曾對“你怎么看待郭力起訴微軟這件事”展開網絡調查。“網民預測此案我的獲勝率超過了60%。”回憶當時的情景,郭力慨嘆,“我非常感謝這么多人的參與和支持,大家的關心,說明維權意識增強了。”
[心聲]
希望通過此案,喚醒公眾維權
在未收到正式法律文書之前,郭力將律師傳給他的北京高院終審判決書影印件保存在電腦里,“我專門建了個文件夾,存檔備案”。
決定打這場國際官司時,“我知道起訴微軟會給我帶來很多麻煩,我的生活會發生變化,但我都認了。”郭力說,微軟是一個令人尊重的大企業,其領軍人物比爾·蓋茨早已是中國年輕人心目中的傳奇偶像。但是,這些并不能影響郭力起訴微軟的決心和信心。
郭力認為,作為一家全球知名度很高的企業,微軟反盜版的力度很大,反得理直氣壯。但據他了解,微軟自身也不那么“干凈”:前幾年,美國地方法院調查,對微軟涉嫌侵犯Eolas公司瀏覽器的知識產權,裁決微軟須向Eolas支付5.206億美元賠款;另外,InterTrust公司以微軟侵犯其專利技術為由,向美國加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
“我現在用的還是微軟正版軟件,我只想得到一個正版用戶應該享受的權利和應有的尊嚴。”郭力說,他希望通過此事喚醒公眾維權的主動性,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也是“叫板”微軟的初衷。(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