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2點的陽光晃得人睜不開眼。衡陽市三醫院十二病區,結核病人王運來戴著口罩,腰里別了把匕首。十多分鐘后,他的主治醫生陳妤娜被人發現死在了自己的辦公室內,身中28刀。近日,衡陽市蒸湘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將王運來批捕。
結核病人的“疑心病”
25歲,個頭不高,身材清瘦,衡陽栗江人王運來的生活軌跡和大多數當地青年一樣:15歲初中畢業,隨后外出打工,謀得了一份房屋裝修的工作,常年和油漆、灰塵打交道。去年6月,在連續咳嗽了一個多月后,他在衡陽縣云集防疫站被確診為肺結核,一種幾乎無法完全治愈的傳染病。幾乎是懷著絕望的心情,他從防疫站領取了兩個療程的治療藥物,回到了家中。
吃了藥后,由于總是擔心病癥不治,他患上了失眠癥,手臂起了密密的疹子。擔心這是身體變糟的前兆,他多次詢問防疫站的醫生。醫生告訴他,疹子是藥物的副作用,目前無法克服,但他不相信,決定前往大醫院治病。最終他選擇了衡陽市三醫院,成了結核病醫生陳妤娜的病人。
“他總覺得醫生在敷衍他”
“總是愛問自己的病情,心理壓力特大。”給他看過病的醫生都這么說。
據辦案人員調查顯示,王運來在住院的28天期間,花費治療費用8600余元。住院期間,主治醫生陳妤娜為他制定了治療方案,王運來不再失眠。但覺得花了近萬元,自己的病卻沒好轉,他懷疑醫生的治療方案出了問題。“我們和他解釋,治療肺結核的時間較長,只要配合治療就可以,可是他總覺得我們是在敷衍他。”陳妤娜所在的結核內科主任陳文明表示。
性格內向、偏激,有強烈厭世情緒,這是案發后,王運來在看守所留給辦案人員的印象。對于他的作案動機,有參與過案件調查的人士表示,“大環境下醫患關系不好,有關醫生怎么壞的說法影響了他。”
“她曾是個十分負責的醫生”
悲劇發生的這天是4月28日,周六。下午2點,陳妤娜剛吃完午飯,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寫醫囑。兩名值班的護士,一個在病房,一個在藥物室。
沒有人發覺,一名戴口罩的年輕男子悄悄走進了醫生辦公室,也沒有人注意到他鼓囊囊的腰際。十多分鐘后,值班護士再回到辦公室時,陳妤娜已躺在了地板上。護士馬上喊來醫生展開搶救,但由于她的頸部動脈被刺破失血過多,最終還是沒能搶救過來。
記者從院方了解到,死者陳妤娜是衡南縣人,她的丈夫也曾是當地的一名醫生。在同事眼里,她是一名十分負責的醫生。同事回憶,有一次在搶救一名咯血病人時,陳妤娜直接用手伸入病人嘴里,把血摳出來,結果自己的手摳破了。
遺憾
事發前,受害人丈夫
特意提醒醫院注意防范
今年3月23日,一名患者在哈醫大附屬一院砍死1名實習醫生并致3人重傷。4月13日,北京的兩所醫院又接連發生了刺醫案。
哈醫大事件發生后,陳妤娜丈夫廖崇舟為妻子的安全感到擔心,怕有人效仿。他給衡陽三醫院南院辦公室打了電話,告知自己身份后,建議院方要加強防范。接電話的人說,會向上級領導反映。沒想到,廖崇舟一語成讖:“不幸被我言中,而且就出在我妻子身上。是巧合,還是天意呢?我想不通!”
反思
患者應尊重基本的醫學常識
醫患關系的緊張,有眾多社會性、體制性的原因。其社會根源是當前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引起的群體性不滿情緒,其次是醫療行業產業化陷入了體制性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