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山東臨沐縣,崔社梅夫婦的生活在一個晚上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夫妻赤身裸體被綁架,家里房子被夷為平地,全部家產和價值50多萬元的財物也被埋在廢墟之下。沒有正規的安置補償協議,沒有走正規的招拍掛制度,開發商就這樣進行強拆。臨沭縣公安局卻表示:因為是與拆遷有關的,警察便不好處理、也不便立案,并說這是普遍現象。(7月23日中國網)
如果不是有圖有真相,我們還真以為這鏡頭只能在土匪題材的影視劇中才能看到。法治社會,朗朗乾坤,山東臨沐縣“崔社梅夫妻赤身裸體被綁架,房子被強行夷為平地”,開發商如此暴力拆遷,無所不用其極,已經觸犯了國家的法律,侵害了當事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此外,還涉嫌黑社會性質的有組織犯罪。
眾所周知,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組織結構表現為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基本固定。即具有穩定性、嚴密性、人數多和紀律性等特征。臨沐縣犯事的房地產開發商,本身就是一個企業組織,有明確的領導者和骨干成員,綁架人、強拆房子等行為就是有紀律、有分工的犯罪行為,已經涉嫌黑社會性質的有組織犯罪。
這種黑社會的強拆行為不僅是赤裸裸地羞辱了“法治”兩字,而且如此囂張令縣公安局都不管,我們不禁要問:臨沭縣公安局到底是老百姓的保護人,還是黑社會的“保護傘”?如此無視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的臨沭縣公安局要其何用?那對公安局相關人員瀆職的行為是不是該查處?
而這種強拆的背后,往往還充斥著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政績觀。一些官員只要看得見的政績,只要實打實的利益,眼睛盯著的是“地塊置換”,心里打著的是 “土地財政”的算盤。因為土地財政收入關系到地方政府的錢袋子,關系到地方政府的“日子”是否好過。所以,地方政府的利益才是一樁樁自焚悲劇的罪魁禍首。在一出又一出開發商施暴的背后,莫不是地方政府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甚至是狼狽為奸的默許。
但這個臨沐縣開發商在沒有正規的安置補償協議背景下,為何卻能“沒手續拆遷就上馬”?作為地方政府難道就真能撇得清責任嗎?其背后有何利益勾結或腐敗行為也應追查。
“違法違規強制拆遷是一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觸碰的紅線”。可很多地方政府卻還在肆意踐踏這條民眾權益的生命線,置人民群眾利益不管不顧,任開發商肆意妄為。強拆是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公眾可以看到,黑社會有組織犯罪就在我們身邊,公安局不作為又讓我們看到一些執政者對公權與民意的傲慢態度。
相信上級組織會介入,也相信法律能在山東臨沐縣找回尊嚴。(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