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點評>
理好財,可以增進夫妻感情
理財不當,70后80后離婚的多
中國平安保險理財規劃師王可說,年入40萬元,在重慶是屬于中高薪的階層了。在生活中,兩人都認為旅游、買化妝品是投資,但實際上卻是消費,作為年輕人更是不可取。
王可說,70后的人現在30-40歲,正是為事業打拼的“黃金年齡”。他說王宇一家,完全可以每年定期拿出10萬元左右,進行保險理財投資。配備一些保險產品,比如人生意外傷害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等。
“現在很多夫妻吵架,都是為了錢。其實如果有良好的理財計劃,夫妻之間的一些矛盾完全可以避免。”王可說,“理財產品用好了,還可以增進夫妻感情。”
相關新聞>>
這對80后,才是夫妻理財好榜樣
發家致富從記賬開始,7年賺到200萬
一對普通的80后夫妻,大學畢業后在重慶打拼7年,從剛開始的一無所有到現在200多萬元的家庭資產。男主人張琪告訴記者,他和老婆的發家致富是從不起眼的記賬開始的———建立各種賬本,讓每一筆錢心中有數。
起步
記賬擺脫“房奴”
張琪2002年考上了重慶大學后從江蘇老家來到重慶,2006年畢業后他與大學同學王思思結婚。小兩口在重慶都找了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婚后他們和王思思的父母同住。
“我和老婆都不太安于現狀,但我們都屬于精打細算的人,都很注重生活的細節。這個共同的習慣對我們以后的理財生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善于記賬。發家致富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張琪說。
張琪說,他和老婆的收入不算高,一年也就5萬元左右,但從結婚到現在消費的每一筆錢都有賬可查。他說:“我們的收入在重慶算中低檔次,但由于善于記賬,每年兩人能存下2萬元。”張琪拿出了一個筆記本,記者看到上面每天每月每年的消費記錄都很詳細。張琪說:“這樣的賬本我們家有8個。當初買房的時候父母贊助了兩萬交了首付,我們貸款24萬元分15年還清,每月得還房貸2000多元,我每月的工資基本全交銀行了,家庭經濟壓力蠻大的,不記賬不行啊!”
“我們建立了自己的賬本,每天的開銷都記下來,一個季度總結分析一次,看哪些地方能夠省的,這些就是我們在2007年消費的詳細記錄,比如4月份我的煙錢超過了預支,我老婆就用紅筆勾了出來,讓我下次注意,這個辦法看似有點‘吃飽了沒事做’但在我們眼里卻是很管用的。”張琪笑著,邊說邊翻看他家的賬本。
理財
買基金一年賺9萬
張琪說自從買了房之后,他和老婆一邊玩命掙錢還貸款,一邊認真記賬,合理規劃家庭的日常開支。他說:“我白天上班,晚上去夜場做兼職,老婆英語好,周末就去給初中生當家教,每周我們都把自己賺的錢匯總、記賬、存銀行,那是我們最苦也是最快樂的時候,看著一筆一筆的錢流進自己的口袋,現在回想起來都會忍不住感慨。就這樣到了07年底的我們一共攢下了10萬元左右,這是我們賺的最明白也是最開心的一筆錢。”
“那會兒股市很火,身邊許多的同事都賺了錢,而我們卻把所有的錢都買了基金。老婆說,基金是專家炒股,玩不來股票就讓別人幫我們操作。而且她一再囑咐我要沉住氣,別遇到點波動就想撤。在投資期間,我們也建立了投資賬本,但每次的盈虧都心里有數。投資基金一年,本金10萬元,最后收回來19萬多元,還清了父母的錢和大部分房貸,這種感覺太好了!”張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