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來說,“驗證碼”只是一個網絡流程的步驟而已,動動手指,便會“通關”。不過,對于視障人士來講,小小驗證碼卻難倒了千萬人,讓不少視障人士談“碼”色變。2日,山東視力一級殘疾人王小海(化名)將一封由493名視障人士簽名的投訴信寄往了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投訴信認為,國內各大銀行在網銀登錄時設置驗證碼且未提供替代文本及語音播報的行為,構成對視障客戶的歧視。
當事人:感覺被銀行“拋棄”
“對于盲人群體來說,計算機和網絡的作用遠遠超出了布萊爾所創的盲文,盲人對網銀的需求程度甚至高于健全人。但是,一個小小的‘驗證碼’,就把1200萬盲人群體拒之門外了!消除障礙并不存在難以逾越的技術限制,更主要是一個‘為’與‘不為’的問題。”王小海說道。
為此,他在投訴信中,要求銀監會予以糾正,并督促各大銀行按照《殘疾人保障法》及銀監會《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殘疾人客戶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完成網銀系統的無障礙改造。同時還要求將處理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以保證公民知情權。
王小海介紹,“盲人上網是依靠讀屏軟件的聲音提示來操作的,而這個提示聲音的信息數據來源是計算機屏幕上的常規文字數據(文本),這種所謂的文字數據與普通人用眼睛看到的文字不是一個對等的概念,比如一個掃描版的PDF電子書,明眼用戶感覺沒有什么不同,上面也是顯示普通的文字,但這種文字不同于編輯狀態下的文字,它在計算機中以圖像形式存在,其中文字信息是讀屏軟件不能獲取的。這樣就給盲人上網造成了很多障礙。”
殘聯:盲人面臨“三座大山”
針對此事,記者采訪了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梁左宜以及廣州市盲人協會會長陳陽。“驗證碼以及網銀事涉殘疾人隱私,不能輕易由他人代辦”,梁左宜表示,驗證碼等于是將視障人士拒于網絡理財之外。梁左宜說,銀行等行業,既然是面向全社會的服務機構,就應該考慮視障人士等群體的特殊需求,進而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持。
廣州市盲人協會會長陳陽表示,2日已經收到由中國殘聯和中國盲人協會下發的關于做好網絡安裝聽讀軟件的通知。對于王小海的投訴申請,他也表示支持。“與銀行打交道,視障人士面臨三座大山。”陳陽透露,除了驗證碼,視障人士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親自到業務網點辦理業務,也會遇到麻煩。“盲人看不到前排的長隊,這給他們排隊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陳陽希望銀行能針對這類人群開辟相關通道,讓他們的業務能夠優先辦理。除此之外,盲人由于視力受限,一般無法簽名,而對于辦理信用卡等業務,卻規定必須要本人簽名,這也影響了一些盲人的購房貸款的申請。
銀行:正在進行相關研究工作
相關銀行機構對記者表示,銀行業絕對不會歧視殘障人士。銀行機構高層高度關注此事,正在進行相關研究工作,具體回應以及對策會盡早向公眾反饋,對自身工作進行改進。(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