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是臟累活,掙的是辛苦錢,這用來形容廢品回收人員一點也不為過。昨日記者從黃浦檢察院獲悉,這樣一群普通勞動者卻接連成為犯罪分子詐騙的目標。主動找上門的“大學老師”
47歲的老計常年以撿拾、回收廢品為業,住在楊浦。今年3月18日,老計和往常一樣在小區內整理廢品。一名中年男子上來搭訕,自稱是大學老師,最近學校有很多舊書要處理。見生意找上門,老計爽快答應,并相約第二天再碰頭。
第二天,“大學老師”果然依約前來,帶著老計一起去了真南路上的某高校,停在了學校圖書館后門口。
“老師”指著圖書館告訴老計,“最近這里要裝修了,有很多舊書要處理,你可有得賺了。我主要負責處理這些舊書,但你明白的,領導那里也要打點一下。 ”
迫切想要做成生意的老計同意了。剛開始,“老師”說要買煙,到了店門口又說煙拿在手上太招搖,問老計借了電話打給“領導”,隨后又表示領導意思還是直接送錢。于是老計找出身上的1400元錢塞在了剛買的一包香煙煙盒內,交到了 “大學老師”手上。
之后,二人來到圖書館北面的一幢二層樓小樓前,“老師”讓老計在樓下等,自己上去打點。可是左等右等,老計都沒有再把這個“大學老師”等到。半年內連騙七名收廢人
老計并不是第一個受害者。早在2011年10月,住在浦東楊高路某小區的廢品回收人員朱某就遭遇同樣騙局,被騙去2000元后向警方報案。通過偵查,警方雖然獲取了犯罪嫌疑人的一些線索,但一直無法確認其藏身之處。
這名騙子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詐騙軌跡遍布全市多個區,作為行騙“道具”的高校也頻頻更換。到今年5月最后一次得手,這名嫌犯共詐騙7名廢品回收人員共計1萬余元錢財。
在被害人的敘述中,這名自稱“大學老師”的騙子確實給人比較有文化的感覺,對各個高校的線路、環境比較熟悉。有幾次,他直接將被害人帶到有書刊堆積的房間外,示意這些書需要處理。因此,所有被害人在被騙時都毫無察覺。落網罪犯竟是高知慣騙
公安偵查結束后將此案移送到黃浦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官發現該嫌犯是個“熟人”。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今年48歲,大學文化,無業,屢次因詐騙行為被處罰,十七年間六進看守所、四次被判刑。
近日,黃浦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犯罪嫌疑人張某提起公訴。(解放牛網-新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