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調查
西安城固等地30人花290萬托人找工作,有人還借了高利貸
網絡調查
千余網友中,超3成靠關系找工作,5%重金買職位
務工案例
交了中介費去浙江打工,82名渭南大學生流落街頭
讀大學還是“買工作”?漢中人曹某和家人最終選擇了后者。他們認為,像他們這樣的普通家庭,即使先讀大學,畢業后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最終還是要靠花錢來解決。
近日發生在陜西城固縣的一起以幫人找工作為目的的詐騙案可謂漏洞百出。但幾乎所有的家長一開始都對這個騙局深信不疑。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每一份帶公職的工作都是有“價格”的。
其實,近些年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找工作就是找“關系”、找不到“關系”的間接花錢“買關系”的現象已日趨明顯。
西安市高新區某汽車修理廠外,“中間人”王坤指著一位中年男子對大強說,這個人就是“交通廳張副廳長”。大強清楚地記得,那是2012年秋季的一天。“張副廳長”一身氣派的休閑打扮,身邊停著一輛黑色的大眾途銳高級轎車。王坤告訴大強,“張副廳長”為人很低調,今天是來這里修車的。他和大強只能在遠處看一眼,不方便上前打擾。在王坤的敘述中,“張副廳長”叫張勝利,是自己的一個遠方表叔,能量很大、可以幫人安排工作,但需要“疏通費”。
從2011年底開始,因為對這位“張副廳長”深信不疑,城固人大強從親友們中間籌集了290萬元,委托王坤和“張副廳長”給一幫孩子安排工作,自己也從中掙點“好處費”。
2013年5月5日,涇陽人王坤被城固警方以涉嫌詐騙罪刑拘。
面對警察,王坤說“張副廳長”是找的一個“托”,目的就是為了家長們的信任。但對于詐騙款項的去處,王坤的交代至今模糊不清。
這起詐騙案背后的一個更大背景是:2013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來自教育部網站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699萬,比2012年多19萬,創歷史新高。截至今年3月,本科生簽約率為38%,碩士生不足三成。
干脆辭職,等著當高速路收費員
謝家井村位于城固縣城北約1公里,大強的父親、現年53歲的老岳是當地的“名人”。老岳早年在部隊服役,復員回到漢中后開始做生意,三十年商海沉浮,在當地算是富有人家。
老岳之所以是當地的“名人”,除經濟條件不錯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為人仗義,性情豪爽,樂于給別人幫忙。當地許多人都知道,老岳結交廣泛,社會上各方面都有熟人,尤其是當年的戰友,有許多都在省內外官場從政,只要老岳愿意張口,一般事情都會有不錯的結果。
城固人老馬前些年曾托老岳給女兒安排工作,當時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結果沒想到事情還真的辦成了。老岳有能力可以安排就業的消息從此不脛而走。
盡管生意不錯,日子也滋潤,但老岳心里也有不如意的事,那就是二兒子的工作。老岳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大強從西安某大學畢業后自主創業,如今在西安開辦有自己的公司。二兒子小強前些年參軍,復員后也安置了工作,但工作地點是在距離城固縣城60公里外的大山里,地理位置偏僻不說,待遇也低,月收入不到1600元。
這些年,老岳一直謀劃著給小兒子安排一份相對不錯的工作。盡管也有些人脈關系,但幾次努力都未果。
老岳多次在朋友面前感嘆說,自己供大兒子讀完了大學,總覺得欠小兒子點什么,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給小兒子安排工作。在老岳的心目中,“不錯的工作”要既體面、待遇也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