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喜歡運動,是單位籃球隊的主力。”周洲的同事說。雖然周洲沒有在單位工作幾個月,但是他的為人一直都不錯,待人也很客氣。
李雪山對這一起悲劇感到惋惜。他說,周洲的殺人動機,主要是由自卑引起的心理扭曲導致。周洲一直將內心的陰暗面隱藏起來,積壓過久最后才因為一件小事爆發。
近年來,“白富美”、“高富帥”等成為社會熱詞,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但不可能人人都是白富美、高富帥。”李雪山說,這種現象反映出社會的價值取向存在問題,“應該給‘屌絲們’更多的鼓勵。”
李雪山表示,近來發生不少校園兇殺案例,反映出了學校和家長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李雪山說,不少高校都開設有德育課,但很少學校將這門課納入必考科目。
同時,家長在子女成長過程中,更多關注的是子女的學習成績怎么樣,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是否健康成長。
獨生子女通常會得到家人過多的關愛和關心,多以自我為中心,有時候過度自信導致自負。李雪山建議家長多與子女作心理上的溝通,關注學習的同時加強對子女的心理教育。
心理專家>
交友時應學會包容和接納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張仲明說,由于社會競爭激烈,貧富差距大,部分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種心理失衡。
張仲明說,一旦把這種心理失衡轉化成了仇恨,不少人就會因沖動犯下大錯。
張仲明分析,這類惡性案件,受害者多為被告最親或最熟悉的人。“一般為突發狀況,很難預防。”他建議,在與被告糾纏的過程中,受害者可通過語言換起對方的同情,或者可采取向對方示弱的態度,讓對方產生優越感從而停止沖動的行為。
張仲明認為,現在的青少年多為獨生子女,物質條件豐富,小孩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過于溺愛使孩子很難學到處理矛盾的方法,缺少解決矛盾的經驗。
自己的意見一旦被否認和違背,青少年也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
“要學會接納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張仲明建議青少年在交友時首先應擺好自己的心態,學會包容和接納。“思想要陽光健康,同時要有自信。”
他表示,性格陰冷的人容易隱藏自己的情緒,積累到自己不能負荷的時候就會爆發,而強烈的自卑感也容易讓人產生負面情緒,做出不尋常的反應。
“交友過程中,要學會處理沖突的技巧。”張仲明說,不要因為小沖突而犯下大錯,換位思考,學會奉獻和犧牲。(華龍網-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