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曼制圖
制作方法上網學,原料器具上網買,制成毒品網上賣
豈能讓網絡成為制販毒捷徑(熱點解讀)
今年以來,公安部部署開展打擊網絡涉毒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近日,各地統一行動、集中收網,共抓獲網絡涉毒違法犯罪嫌疑人2120名,繳獲各類毒品268千克。
一套簡陋的化學儀器架在廚房的燃氣灶上,火焰正旺,燒瓶中的液體咕嘟作響。3月9日,四川大竹縣竹陽鎮“東湖一號”小區一棟居民樓,警方破門而入,看到以上一幕。大竹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大隊長冉上判斷,這是一套完整的冰毒制造設備。果然,隨后他在次臥發現了300多克冰毒結晶。
居民樓中為何會潛藏制毒窩點?隨著偵查的深入,一起盤根四川、輻射全國的制販毒大案浮出水面。讓人吃驚的是,與傳統制販毒品案件不同,此案的傳、制、銷全部依托互聯網完成。
“制毒過程中遇到任何疑難問題,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答案”
大竹縣的這次抓捕,只是公安機關的一次收網行動。“其實,根據群眾反映,我們早在去年5月就懷疑這里涉嫌吸毒販毒了,并且逐步鎖定了嫌疑人——外號叫‘猴子’的劉強(化名)。”冉上介紹說。
26歲的劉強長期無業,2011年受朋友蠱惑,沾染毒品。之后,他深陷其中,每天要花費100多元。“巨大的開銷讓劉強需要更多的毒資,他就慢慢開始零包販毒,以販養吸。”據警方介紹,去年4月,大竹縣人姚丙偉(化名),主動出資8萬元,讓劉強學習制毒方法,生產冰毒。
可是,要怎么制毒?起初,劉強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上網搜索“制作冰毒的方法”,“沒想到網上有海量的信息,很多人在QQ群里交流制毒方法。制毒過程中遇到任何疑難問題,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答案。”劉強說。
劉強稱,曾有人傳給他一段制毒視頻,長達兩個小時的視頻詳細講解了K粉及冰毒的制造方法。
通過暗語進行制毒原料、冰毒成品的網絡交易
制毒原料從哪里來?還是在網上找。
“原料中只有苯基丙酮比較難搞。”劉強說,但是,凡事都可以上網解決,他隨即在QQ群里找到了銷售苯基丙酮的網友“東東怡”。
劉強第一次從“東東怡”處購買了300毫升的苯基丙酮,通過銀行轉賬付款,而“東東怡”則把苯基丙酮裝進輸液瓶中,再打包進印有“輸液瓶”字樣的紙箱,通過物流發貨。
購齊原料后,劉強便將家中的門窗封嚴,開始試驗制毒。此后,他經常一個人宅在家中,不準鄰居或電力、自來水公司抄表收費員進入房中,家里還不時有刺鼻氣味冒出。這引起了鄰居的反感,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今年3月,劉強終于成功結晶了第一批冰毒成品。正當劉強自以為可以就此發財的時候,3月9日,劉強及同伙被警方抓獲,冰毒774克、液體毒品2.1千克、易制毒化學品2.5千克也被繳獲。
警方進一步偵查發現,劉強與“東東怡”、“會飛的魚”等數十個網友聯系緊密,通過暗語交流傳授制毒技術,買賣制毒原料、器具、配劑等,并將冰毒成品在本地販賣或銷往外地。
由于該案涉案地域廣、人員多,案情復雜,危害性大,當地警方及時上報案情,公安部禁毒局隨即將該案確定為部督案件,并繼續偵查。
6月6日,辦案民警在吉林省松原市抓獲“東東怡”,現場繳獲苯基丙酮成品23斤。
27歲的“東東怡”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一個討論醫藥合成的QQ群,群里有人求購苯基丙酮。通過網絡搜索,我發現苯基丙酮的制造方法并不難,而且原料很容易買到。”據“東東怡”供認,2012年11月,他開始制作和出售苯基丙酮,“每公斤成本不到1000元,賣出價為1萬元。”
淘寶店以銷售化學品為幌子銷售冰毒
在抓獲“東東怡”的同時,警方還發現了劉強的下線之一“會飛的魚”。“他在淘寶網上注冊了一家名為‘博瑞試劑’的網店,商品是各種正規化學品,但其實都是幌子,實際上賣的全是冰毒。”冉上介紹。
截至目前,此案中警方共查處通過網絡傳播制毒技術、銷售制毒原料及設備、販賣和吸食毒品人員400余名,涉及26個省(區、市)。“這一系列案件呈現出制販毒品全程網絡化的特點,傳、制、銷一條龍全在網上完成,再藉由物流,不法分子足不出戶就可制販毒,制販毒的門檻以及風險由此大大降低。”四川省達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偵查大隊大隊長周權說。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公安機關將繼續深入開展打擊網絡涉毒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