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求學之路
2001年7月13日,是一個讓全國人民都興奮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們中國人的奧運夢想實現了,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將在北京進行。
肖苗是在早操后校長的講話中得知這一消息的,當時,她還是鎮安縣結子鄉的一所村小的學生。她和同學們一樣歡欣鼓舞,一樣感到自豪和驕傲,一樣談論著北京、談論著奧運會,但她做夢也不會想到,7年后自己也能走進奧運現場觀看奧運比賽。
肖苗住在鎮安縣結子鄉一個偏遠的深山溝里,家里有父母和一個小自己幾歲的弟弟,家庭經濟非常困難,姐弟求學的費用成為家里最大的一筆開支,父母常常為錢的問題熬煎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要是沒有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姐弟兩個是不可能讀完小學的。肖苗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同時還能幫父母照顧弟弟。小學畢業后,肖苗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結子中學,可是父母無力供養她繼續讀書,流下了傷心的淚水。肖苗理解父母的難處,什么也沒有說,整個暑假每天一大早到離家七八里遠的縣城撿破爛,口渴了對著自來水龍頭喝幾口,餓了買幾個蒸饃吃,連一包5毛錢的咸菜都舍不得買,終于賺夠了自己一學期的學費,用行動說服了父母,走進了夢寐以求的中學課堂。肖苗說,那時候,自己的理想就是畢業后當一名中學英語教師。
初中三年的寒暑假,肖苗都是在這樣的忙碌和充實中度過,老師和同學們都為這個堅強的小姑娘感到驕傲。三年后,肖苗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然而面對高額的學費和弟弟也要上學的現狀,肖苗和父母商量后,毅然放棄了上高中的機會,走進了縣農業廣播學校的免費家政培訓班。在這所學校,肖苗比別人能吃苦,不但按要求掌握各項家政技能,還動腦筋鉆研各種烹飪技能,成為培訓中的優秀學員。
三個月培訓結束后,她隨同同學來到北京,先在一家公司上班。肖苗知道這家公司不是自己的長久之計,她知道自己該怎樣發展,在上班之余,買來報紙細心尋找各類家政招聘信息,一次次應聘面試,一次次碰壁。有淚水,也有收獲。肖苗終于成熟起來,走進了一個特殊的家庭,成為一名家政女。
用勞動換來喜愛和尊重
這個家庭是一個四口之家,夫妻兩個和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奶奶、一個小男孩。男女主人對家政的要求都很高,既要能照顧老太太又要能照顧小孩,家庭衛生和飲食自然就不用說了。肖苗開始的時候很不習慣,可是老奶奶對她很和藹,男女主人也很寬容她,加上在家政服務中,肖苗眼尖腿勤嘴巴甜,很快就適應了這個家庭,不光把家里的衛生拾掇得干干凈凈,而且自學老年人的保健知識,為老太太講故事、說笑話,老太太非常滿意,將她當自己的孫女一樣看待,閑暇時間帶著她出門閑逛,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肖苗還主動承擔了給小男孩輔導作業的任務,小家伙的學習一天比一天進步,主家當然高興得不得了。
這個時候,肖苗的烹飪技巧也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她把主家的口味與鎮安菜肴的風味相結合,做出來的飯菜色香味俱佳,每餐飯都讓他們贊不絕口。
堅強聰敏的肖苗用自己的勞動得到了所有人的喜愛和尊重,特別是“姥姥”簡直離不開這個“孫女”了,他們找來高中的課本,讓肖苗一有時間就學習,說等孩子大了,要讓她在北京上大學呢。
走上奧運看臺為中國加油
8月2日,當“姥姥”神奇地拿出兩張奧運開幕式預演門票的時候,肖苗做夢也不會想到,其中會有自己的一張。“姥姥”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時,她激動的心都要蹦出來了。當神秘的奧運開幕式正在為全球人所猜想的時候,自己竟然幸運地提前觀看這場全球盛會的預演,對于一個農村來的小女孩,這是不是在做夢?肖苗掐著自己的臉蛋,才確信一切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