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創新工作紀實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張珊 周雯)金秋十月,漫步于素有“終南首邑”之稱的山城柞水,色彩斑斕的俊秀群山、清澈見底的涓涓流水、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豐富多彩的群眾活動讓人在初秋時節也能感受到一股暖意。
“現在的干部說話特別客氣,辦事也方便多了,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門難進、臉難看’了!”走在柞水的城里鄉間,群眾一句句樸實的話語透著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帶來變化的欣喜。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柞水縣在確保規定動作不走樣的同時,努力使創新動作有特色、效果好,相繼創新推行“3528”工作制度、開展“為民務實曬單行動”、建立“三員主抓”和“五個五”幫扶機制、推行五級便民服務體系,切實提升了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解決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難點問題。
“曬單行動”晾曬干部實績
朱家灣村新建的河堤,營鎮村馬上投入使用的公廁,安溝村已完工的通組路,秦豐村隨時暢通的自來水,車家河村新鋪設的排污管道……為民務實“曬單行動”讓一件件惠民實事在柞水百姓的身邊變為現實。
柞水縣通過開展了解民情走基層“曬實情單”、議事決策在基層“曬實事單”、效果評判交基層“曬實效單”的為民務實“曬單行動”,有效解決了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
在“曬單行動”中,柞水縣先后在全縣各個鎮開展“為民大巴走基層”活動,利用現場問政的形式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請群眾給政府“挑刺”,讓部門領導現場向群眾解疑答惑。
事情辦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在“為民大巴走基層”問政現場,所有參與群眾人手一個“滿意”與“不滿意”評議牌,部門回答滿不滿意,現場群眾舉牌表態,九成群眾滿意才能“過關”。對于群眾提出的問題,能解答的現場解答,能辦理的現場辦理,對于政策不允許、條件不具備、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誠心實意向群眾做好解釋。
在活動現場,為了打消群眾的顧慮,還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讓群眾“無記名評判”,對部門現場解答問題、履行職能、干部作風、便民服務等情況進行現場測評,現場公布測評結果,讓所有參與干部帶著真情摸實情、懷著誠心得民心。
針對現場問政和走訪問政收集到的問題,一周內召開現場交辦會,明確責任人限期整改干部作風問題,落實職能部門具體承辦民生訴求問題,落實人員整理轉送建言獻策類問題。
柞水還通過現場辦公、縣政府專題研究、縣委常委會集中決策等形式,邀請群眾代表列席,讓群眾參與議事全過程,“一件一件對接,一個一個落實”涉及廣泛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
據統計,“曬單行動”中,收集群眾現場提出問題113個,意見收集箱34條意見建議,現場交辦29個問題,其余要求承辦單位在7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
“3528”工作法聚民意查問題
“縣上領導來看我啦!不僅幫助扶持我種植了豬苓和魔芋,還為我上大學的女兒爭取了1.2萬元的扶貧助學金哩!”家住曹坪鎮中坪村二組的貧困戶黃傳峰滿懷感激地說,而這只是柞水領導干部深入群眾家中進行走訪調研的眾多受益者之一。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柞水縣采取“3528”工作法征集各方意見,每名縣級領導聯系1個鎮或1個縣直部門、1個村(社區)和1個企業,聽取意見超過5天,走訪超過20戶,通過民主懇談“求”、深入基層“聽”、上門拜訪“詢”、走訪調研“找”、交流談心“問”等形式,走訪困難群體、老紅軍老黨員、先進典型、離退休干部、復退軍人、“兩代表一委員”、重點信訪戶、刑釋解教人員,請他們把脈查病,征集原汁原味的意見建議。